[发明专利]实际部署的跌倒检测系统中用户层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4671.5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张仲奇;左立武;郑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际 部署 跌倒 检测 系统 用户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层数据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实际部署的跌倒检测系统中用户层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年轻人生活观念的变化,空巢家庭变得越来越多。根据统计结果,每年1/3的65周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有意外摔倒的经历。一方面,随着芯片集成规模的提高,成本随之降低;另一方面,无线通信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医疗越发普及在寻常百姓人家,比如远程血压、血糖测量等。基于智能传感器的无线跌倒检测技术属于诸多智能医疗应用之一。
由于在实际部署中,大量的传感器设备在不间断地产生数据,并发送至终端设备,如何处理这些大量数据,并快速、即时、准确的确定跌倒事件是否发生,决定着智能医疗设备(如穿戴式医疗设备)的应用前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3G技术和LTE(LongTermEvolution)技术的发展,数据服务将成为移动无线通讯业务的重中之重。这些无线通信技术为穿戴式医疗设备的使用者提供从其本身到Internet的无线连接。现有的Internet网络服务主要使用TCP/IP网络协议,从而进行组网并传输数据,但实际测试表明在大量数据集中爆发的时候,TCP/IP协议并不能及时响应。其原因在于,由于其确认数据包有可能在空口阻塞其它数据的传递,并导致发送方认为服务器没有接收到消息,进行消息重发。最终导致大量数据包堵塞空口,不能及时处理无线传感器发回的消息,从而导致实际跌倒数据不能及时被获取至服务器,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因此,针对传统的穿戴式医疗设备的通信系统,有必要提供一种实际部署的跌倒检测系统中用户层数据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穿戴式医疗设备的通信系统因产生的数据量巨大而无法实时监控每个人员运动状态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实际部署的跌倒检测系统中用户层数据的处理方法,实现面向用户层面的跌倒检测系统的优化处理,该方法使用TCP协议,进行数据包的交互,并在此基础上使用UDP协议,从而更快的发送数据至服务器,保证实时数据能够快速到达服务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穿戴式医疗设备的通信系统因产生的数据量巨大而无法实时监控每个人员运动状态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际部署的跌倒检测系统中用户层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检测IP数据流;判断网络是否稳定或服务器端收包有无明显乱序丢包现象,若是,则使用UDP协议传输IP数据流,若否,则使用TCP协议传输IP数据流;当使用TCP协议传输IP数据流时,判断IP数据流是否为TCP协议的ACK数据包,若是,则将IP数据流标记为高优先级并经PDCP处理和RLC处理后发送到高优先级通道进行传输,若否,则将IP数据流标记为低优先级并经PDCP处理和RLC处理后发送到低优先级通道进行传输;其中,所述RLC处理可以包括:将长度不同的高层PDU分组进行分段重组为RLC负荷单元(LU);当一个RLC SDU的内容不能填满一个完整的RLC PDU时,将下一个RLC SDU的第一段也放在该LU中,与前一个RLC SDU的最后一段级联在一起;当RLC SDU的内容不能填满一个完整的RLC PDU且无法进行级联时,将剩余的空间用填充比特来填满;在RLC PDU被重组为RLC SDU时,通过检查RLC PDU的顺序号对RLC SDU状态进行检查;检测RLC协议的错误并进行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欧姆加热杀菌系统
- 下一篇:叶绿素金属盐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