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尾夹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5092.2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3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白国振;荆鹏翔;许华;周海宁;王巧然;俞洁皓;薛超;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尾 装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长尾夹,又名燕尾夹或票夹,是一种用于将文件进行整理归类的夹类文具。长尾夹由一个夹体和两个较长的把手构成。夹体为一次成型的弹簧钢片,把手由钢丝制成,与夹体相连的把手一端可活动,夹体夹好文件后把手可旋转放平,便于文件的堆放。长尾夹以方便拆卸、可循环使用和环保耐用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
长尾夹的制造成本较低,单个产品利润不高,因此大多数厂家采用批量生产模式。目前业内的长尾夹装配方式大多采用纯人工装配,此装配方式需要大量工人的简单重复劳动,装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造成工人的手指损伤。同时由于长尾夹自身价格低廉,人力成本逐渐增高,企业出现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局面。
部分厂家采用全自动设备进行长尾夹装配,虽然人力成本有所降低,但是购置和维修设备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企业效率仍然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商家利润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用于对长尾夹的夹体和把手进行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的动力机构,与动力机构相连接的把手推动机构,固定于工作台上的把手压紧机构,固定于工作台上的把手上料机构和夹体定位机构。把手上料机构位于把手推动机构与把手压紧机构之间,把手压紧机构位于把手上料机构与夹体定位机构之间。
其中,动力机构具有中间滑块,中间滑块具有两个对称滑动槽。
把手压紧机构具有第一连杆单元、第二连杆单元、第一压紧滑块和第二压紧滑块,第一连杆单元和第二连杆单元的一端分别具有一个凹槽,第一压紧滑块和第二压紧滑块的一端分别具有一个凸台,凸台在凹槽内且凸台和凹槽能够相对移动。第一连杆单元和第二连杆单元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对称滑动槽内且能在两个对称滑动槽内移动。第一压紧滑块具有多个等距的第一突出齿,第二压紧滑块具有多个等距的第二突出齿,第二突出齿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突出齿之间,第一突出齿和第二突出齿的底端设有相对向的相同长度的长槽,用于对把手进行压紧。
夹体定位机构的两端固定于工作台上,把手被把手推动机构和把手压紧机构装配到位于夹体定位机构上的夹体内。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长尾夹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相邻的第一突出齿和第二突出齿的距离为一个夹体的长度。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长尾夹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动力机构还具有脚踏板,脚踏板将力传递给中间滑块,带动把手推动机构和把手压紧机构工作。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长尾夹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把手推动机构具有中间弹簧和推板。中间弹簧位于中间滑块内,中间弹簧与推板相接触。
进一步,上述长尾夹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推板的一端具有多个推手,推手用于推动把手移动,推手和把手相匹配。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长尾夹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把手上料机构具有把手安装支架和把手安装棒,把手安装棒能够固定于把手安装支架内。
进一步,上述长尾夹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把手安装支架底部设有槽和隔离挡板,隔离挡板位于槽的一侧,槽的高度为一个把手的高度,用于保证把手依次顺利通过,隔离挡板用于保持把手在向前运动过程中的位置不会发生较大的偏移。
进一步,上述长尾夹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把手安装棒侧面具有挡板,用于防止把手被推板在后退过程中带离正常位置。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长尾夹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夹体定位机构具有夹体安装棒、与夹体安装棒的一端相连接的弹簧挡块和与弹簧挡块一端相连的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用于调整夹体在夹体安装棒上的位置。
发明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长尾夹装配装置,人力作用于该装置时,该装置自动完成长尾夹的夹体和把手的装配,且一次可以装配多个长尾夹,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手指受伤等常见事故显著减少。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和维修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利润得到大幅度提升。
另外,由于具有把手压紧机构,把手压紧机构包括连杆单元和压紧滑块,连杆单元的一端位于中间滑块的对称滑动槽内且能在对称滑动槽内移动,压紧滑块一端的凸台位于连杆单元另一端的凹槽内,凸台和凹槽可以相对移动,使得作用于连杆单元上的力传递给压紧滑块,压紧滑块对把手进行压紧,保证把手能够装配到夹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5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效抗菌型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辆云端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