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气囊的自动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5118.3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黄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B60R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 气囊 自动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汽车气囊的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发生车祸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出行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目前在汽车遭遇安全事故后,由于无法直接自动请求援助,或者车内人员伤势很严重无法报警请求帮助,此时,若无法及时报警,得到救助,则会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在发生事故后,若不能及时疏导交通,则会造成道路拥堵。
现有的事故报警方式通常是事故人员或事故目睹者通过打电话进行报警求救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汽车气囊的自动报警系统,其能够在汽车发生事故后,不需要车内人员的干预,即可自动迅速的发出求救信号给汽车安全监控中心,事故车辆的定位信息使其能够及时的得到搜救,尽可能的将事故伤害降至最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汽车气囊的自动报警系统,包括:
一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安装于汽车的气囊设备上,随气囊设备工作而触发打开信号;
一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触发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并接收其发出的开关信号;
一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并将定位信息传输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
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接收并发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传送出的报警信号及定位信息;
一报警平台,所述报警平台安置于交通部门,其能够远程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发射出报警信号和定位信息,并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设有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一电源模块。
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采用车辆自带的电源设备。
进一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采用一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定位模块为宜GPS定位设备。
进一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采用GSM网络无线发射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能够在车辆发生事故后,随安全气囊的打开而自动触发报警信号,并能将事故地点的准确位置信息及时发送至交通部门,并发出警报提示,及时赶往事故地点救助和疏导交通,因此,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人身安全和避免交通拥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触发开关01、信息处理模块02、定位模块03、无线信号发射模块04、电源模块05和报警平台06。
其中,触发开关01安装在汽车的气囊设备上,并随气囊设备的打开而触发报警信号;信息处理模块02与触发开关01的输出端连接,并在收到报警信号后,触发定位模块03工作,定位模块03获取准确的定位信息后,将定位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02,信息处理模块02再将报警信息及定位信息打包,并通过与之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04一起发送出去,这过程中的所有设备的工作动力由与处理模块02连接的电源模块05提供。报警平台06安装在交通部分,其能够远程接收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04发出的报警信息和定位信息,并发出警报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前往事故地点救助和疏解交通。
信息处理模块02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单片机编程实现。
定位模块采用一GPS定位设备。
电源模块采用车辆自带的电源设备。
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采用GSM网络无线发射设备。
本发明的自动报警系统的实际应用:当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内的气囊设备会自动弹出保护车内人的安全,在气囊设备弹出的时候,触发开关收到触发信号,由触发开关将启动信号输入进信息处理模块,定位模块将定位信号输入进信息处理模块,定位模块采用的GPS定位设备,能够准确的定位,信息处理模块将报警信号传送进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将报警信息无线传输到报警平台,通知交警部门,能让交警部门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发地点,及时到过事发地点进行抢救和疏导交通,最大限度的保护人们的人生安全,避免了交通拥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5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遥控板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基于数据融合的电气火灾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