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背孔工艺中对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5319.3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魏珂;刘果果;孔欣;樊杰;黄森;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3065 | 分类号: | H01L21/3065;H01J37/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工艺 等离子体 刻蚀 机腔体 污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aN、SiC微波器件的背孔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降低背孔工艺中对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污染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背孔工艺中金属掩膜对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内壁的污染,提高等离子体刻蚀机的使用效率。
背景技术
背孔技术实现了源端的接地,缩短了器件、电路的接地距离,有效降低器件接地端的串联电感,从而提高器件微波状态下的功率特性是GaN微波器件的关键技术。
背孔刻蚀往往采用金属作为掩膜,例如Ni、Al等,普通光刻胶难以使用,常规背孔技术的步骤如下:
如图1所示,在减薄的SiC背面溅射或蒸发金属掩膜层;
如图2所示,在金属掩膜层上涂敷光刻胶,对光刻胶进行光刻形成光刻胶图案;
如图3所示,利用形成的光刻胶图案对金属掩膜层进行腐蚀,形成金属掩膜图形,然后清洗去胶;
如图4所示,在等离子体刻蚀机中利用形成的金属掩膜图形对SiC背面进行刻蚀,形成背孔,直至与SiC正面源极金属联通。
在利用金属掩膜图形对SiC背面进行刻蚀形成背孔的过程中,由于等离子的轰击作用,导致金属掩膜中的金属被溅射下来淀积在等离子体刻蚀机的腔体内壁,如图5所示,使得后续对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内壁的处理异常复杂,难以去除粘附在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内壁的金属,通常必须采用拆除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酸性溶液浸泡来处理费时费力。每刻蚀一次背孔,都要拆除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采用酸性溶液浸泡处理,然后再进行安装,费时费力,设备利用率低,给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背孔工艺中对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污染的方法,以降低背孔工艺中金属掩膜对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内壁的污染,提高等离子体刻蚀机的使用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背孔工艺中对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污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在SiC衬底背面溅射或蒸发金属掩膜层;
步骤2:在金属掩膜层上涂敷光刻胶,并烘干;
步骤3:对光刻胶进行光刻形成光刻胶图案;
步骤4:利用形成的光刻胶图案对金属掩膜层进行腐蚀,形成金属掩膜图形;
步骤5:在等离子体刻蚀机中对形成金属掩膜图形的SiC衬底背面进行等离子体轰击,将金属掩膜层上的光刻胶溅射到等离子体刻蚀机的腔体内壁,在等离子体刻蚀机的腔体内壁形成光刻胶层;
步骤6:在等离子体刻蚀机中利用形成的金属掩膜图形对SiC背面进行刻蚀,形成背孔,直至与SiC正面源极金属联通。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金属掩膜层采用金属Ni,厚度介于2μm-4μm之间。
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光刻胶的厚度为1μm-3μm。
上述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在等离子体刻蚀机中对形成金属掩膜图形的SiC衬底背面进行等离子体轰击,具体工艺参数如下:Ar=10-30sccm,Rf=30-1000W,LF=300-700W,P=1-10mtor,T=600-1500秒。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在保证原有工艺以及保持原有刻蚀速率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背孔的有效刻蚀,并且对于等离子体刻蚀机腔体内壁而言,由于淀积的金属下有一层光刻胶层,使得其清洗难度大大降低,使用常规的丙酮和无水乙醇,擦洗即可实现腔体内壁的清洗,改变了以前必须拆洗腔体,利用酸性溶液浸泡来实现清洗。
2、利用本发明,采用光刻胶的与金属复合结构,在背孔刻蚀过程中,预先淀积光刻胶,避免了刻蚀过程中溅射的金属掩膜与腔体内壁的直接接触,使得金属的淀积层变得极易清洗,使用常规的丙酮和无水乙醇,擦洗即可实现腔体内壁的清洗。
3、利用本发明,由于无须拆除腔体,使得设备避免的频繁拆卸,保证了设备的有效性和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背孔技术中在减薄的SiC背面溅射或蒸发金属掩膜层的示意图;
图2是常规背孔技术中在金属掩膜层上涂敷光刻胶,对光刻胶进行光刻形成光刻胶图案的示意图;
图3是常规背孔技术中利用形成的光刻胶图案对金属掩膜层进行腐蚀,形成金属掩膜图形,然后清洗去胶的示意图;
图4是常规背孔技术中在等离子体刻蚀机中利用形成的金属掩膜图形对SiC背面进行刻蚀形成背孔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5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