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自动电烙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5392.0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2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玲;周海滨;王徐建;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03 | 分类号: | B23K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电烙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便捷的半自动电烙铁。
背景技术
电烙铁是电子焊接中最常用的工具,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对焊接点部位进行加热焊接。传统电烙铁,按结构可分为内热式电烙铁和外热式电烙铁,按功能可分为焊接用电烙铁和吸锡用电烙铁,根据用途不同又分为大功率电烙铁和小功率电烙铁。现有电烙铁焊接时先用一手持烙铁将烙铁头接触被焊件,另一手送上焊锡,如果焊接件比较小,或者用电线连接电路板等,会感觉手不够用,力不从心,往往需要另一个人协助操作。这会造成使用中极大的不方便,而且效率低。
针对现有电烙铁需一手持焊锡、一手持电烙铁、焊接时无法控制被焊接件的弊端,设计了集焊锡和电烙铁于一体的半自动电烙铁。这种半自动电烙铁借助自动铅笔的原理,焊锡提前融化于腔体中,可一手操作电烙铁同时控制焊锡的使用,进行点滴式焊接,使焊接作业变得更加方便,并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良传统电烙铁在焊接工作的执行方式,使其变得简单高效。焊接的工作,对人员技术的要求低,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工作原理简述:焊锡在腔体融化呈液态,整体外围以保温材料制成。电热丝嵌于其上,从熔化腔延伸至到烙铁头,保证焊锡呈液态。尾端带有一个防倒流装置,焊锡条从尾端经由防倒流口进入熔化腔,防倒流口(直径稍大于焊锡条)可防止焊锡倒流出来,因为焊锡有一定粘稠度,太小的口无法流出。整个尾端与熔化腔通过螺纹连接,是可分离式,方便清理防倒流口及融化腔,磨损(与手柄套筒)后只需更换尾端。连接体套在手柄上,与手柄套筒间隙配合。按钮与尾端也通过螺纹连接,拧下后可装入焊锡条。在烙铁顶部按动按钮,整体熔化腔向前移动,被箍环夹持的两瓣通口如同自动铅笔一样打开,焊锡液滴出进行点滴式焊接。除去外力后,在弹簧作用下腔体复位,开关闭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新型半自动电烙铁主要由:烙铁头(1)、加热体(即电阻丝)(2)、焊锡熔化腔体(3)、保温外壳(4)、橡胶手柄(5)、电源线(6)、集线管(7)、按钮(8)、尾端冒(9)及防倒流口(10)、弹簧(11)、箍环(12)、两瓣式弹性通口(13)、螺栓(1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尾端冒(9)外壁有螺纹,熔化腔体(3)尾端内壁也制有螺纹,尾端冒(9)通过螺纹与熔化腔体(3)相连。熔化腔体(3)与烙铁头(1)右部的套筒间隙连接。烙铁头(1)与烙铁壳通过螺栓相连。将弹簧(11)套在两瓣式弹性通口(13)上,由箍环(12)与腔体(3)分别顶住两端。两瓣式弹性通口的大端面端套放入烙铁头(1)。加热体(2)嵌附在烙铁外壳(4)上。电源线(6)穿过集线管(7)与加热体(2)相连。加热体(2)安置于电烙铁保温外壳上提供热量。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端冒(9)通过螺纹与熔化腔体(3)相连,按动按钮(8),腔体(3)随即跟着向前运动。进而压缩弹簧(11),具有弹性势能的两瓣式弹性通口(13)前移离开箍环(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瓣式弹性通口(13)离开箍环(12),弹性势能被释放,开口打开,液态焊锡流出。继续按按钮(8),两瓣式弹性通口(13)继续前移至位置B,此过程焊锡持续流出。再行至位置A,受空间限制从而闭合,不再有焊锡液流出;继续行进,通口变为活塞给焊锡滴出口施压,迫使焊锡被压出;除去外力后,通口在弹簧作用下恢复闭合状态。具体过程;如结构图所示,位置B处内壁直径较大,两瓣式弹性通口可完全打开让焊锡液流出;位置A处,因为内壁直径只略大于两瓣式弹性通口闭合后的直径,此时两瓣式弹性通口受挤压闭合变为活塞进行施压过程。最终,焊锡被推出烙铁头(1)。
两瓣式弹性通口原理(关键设计)
整体熔化腔通过尾端施力向前移动,被箍环夹持的两瓣式弹性通口如同自动铅笔一样打开,焊锡液滴出进行点滴式焊接。除去外力后,在弹簧作用下腔体复位,开关闭合。
在外力下,通口从箍环处走到位置B,因自身弹性张开流出焊锡;再行至位置A,受空间限制从而闭合;继续行进,通口变为活塞给焊锡滴出口施压,迫使焊锡流出;除去外力后,通口在弹簧作用下恢复闭合状态。具体过程:如附图2所示,位置B处内壁直径较大,两瓣式弹性通口可完全打开让焊锡液流出;位置A处,因为内壁直径只略大于两瓣式弹性通口闭合后的直径,此时两瓣式弹性通口受挤压闭合变为活塞进行施压过程。注意:内壁直径的过度连接为圆弧,目的是使两瓣式弹性通口顺利进出大小不同的两段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5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杆长度可变的发动机结构
- 下一篇: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