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太阳能组件接线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5664.7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奋;王迎春;王伟;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5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太阳能 组件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接线盒的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块化太阳能组件接线盒。
背景技术
晶体硅太阳电池经封装后,组件的功率(实际功率)会小于所有电池片的功率之和(理论功率),这个差值,就称为组件封装的功率损失。目前如何降低功率损失,是许多大中型太阳能工厂一直在努力和关注的方面。也是组件技术目前发展的焦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工厂的生产成本,也直接关系到每家太阳能组件工厂的经济效益。
如何降低功率损失,是优化组件制造工艺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功率损失主要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1:不同电流的电池片串联时因电流不一致引起的失配损耗。
2:光学损耗,包括焊带遮光,玻璃和EVA等封装材料引起的反射和吸收损失。
3:串联电阻损耗,主要与连接电池片的焊带和汇流条本身的电阻,焊接不良导致的接触电阻,接线盒的电阻等有关。
4:热损耗,组件工作时温度升高引起的输出功率下降。
5:电池片以及组件I-V测试时候的误差。
6:组件制作过程中产生隐裂或碎片。
由此可见,接线盒在降低组件功率损耗方面其实还是占有很高的比重。根据我司对行业内许多家厂家样品的测试,目前平均的功率损耗在0.5W-2W之间。假设只有0.5W的差异,但是折算到全年的生产量,这种损失也是相当大的,因为这损失的是公司的净利润,目前行业内对如何降低接线盒的损耗还是处于摸索阶段。
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在太阳能组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输给外部用电线路的连接部件。接线盒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通过硅胶与电池组件的背板粘在一起,接线盒内的连接线路有电池组件内的电池串引出电极线、输出线缆、二极管和接线端子组成的接线模块,通过接线模块使太阳能电池组件所产生电能通过输出线缆输出。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内涵深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太阳能组件接线盒,其设计结构合理并且确保模块的整体性能达到设计指标,且具有优良的老化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太阳能组件接线盒,包括底壳、盖在底壳上的上盖和设在底壳内的垫片模组以及两根线缆,线缆的一端与垫片模组相连接,另一端穿出底壳的侧面,所述的垫片模组包括金属垫片和至少两块互不连接的并且紧密贴合在金属垫片表面上的铝基/铜基镀层以及至少两块相互串联的二极管模块,二极管模块的两端分别与铝基/铜基镀层贴片式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所述的铝基/铜基镀层的数量为四块。
所述的二极管模块的数量为三块。
为了能够拆装方便,所述的底壳的上口边缘上设有卡扣,上盖的边缘上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块,所述的上盖和底壳通过卡块卡嵌在卡扣上,
所述的二极管模块与铝基/铜基镀层之间的焊接方式为:超声波焊接。
所述的底壳和上盖的外表面通过灌胶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太阳能组件接线盒,在盒壳座上增加了卡扣,同时将贴片式二极管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与垫片连接,做成一个整体,利用垫片作为散热片达到散热的作用,同时为了确保垫片的可靠性,在垫片表面镀了一层保护膜,以提高接线盒的整体性能,另外优化接线盒的整体结构,去除不必要的结构,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接线盒整体密封采用灌胶密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太阳能组件接线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垫片模组在底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底壳,11、卡扣,2、上盖,21、卡块,3、垫片模组,31、金属垫片,32、铝基/铜基镀层,33、二极管模块,4、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模块化太阳能组件接线盒,包括底壳1、盖在底壳1上的上盖2和设在底壳1内的垫片模组3以及两根线缆4,底壳1的上口边缘上设有卡扣11,上盖2的边缘上设有与卡扣11相对应的卡块21,上盖2和底壳1通过卡块21卡嵌在卡扣11上,底壳1和上盖2的外表面通过灌胶密封,线缆4的一端与垫片模组3相连接,另一端穿出底壳1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5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