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耐候PVC片材的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05683.X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马青赛;朱山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8;C08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pvc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塑料片材,特别涉及一种透明耐候PVC片材的配方。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全球年产量仅次于聚乙烯的塑料原料,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中透明制品也是聚氯乙烯重要的应用领域,不仅满足了制品力学、阻燃等性能方面的要求,而且增加了制品的美观,但由于其他透明材料的应用,透明聚氯乙烯制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较小,因此研究一种透明耐候聚氯乙烯片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由于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溶度参数与聚氯乙烯相近,两者的热力学相容性好,共混后聚氯乙烯片材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强度,另外MBS和聚氯乙烯的折光指数分别为1.528~1.540和1.534~1.538,故两者熔融共混后,能够达到均一的折光率,且增韧剂MBS粒子的粒径比可见光的波长要小,因而将MBS作为聚氯乙烯的增韧改性剂不会影响聚氯乙烯的透明性,但MBS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即丁二烯单元中的双键,随着其含量的增加不饱和双键的含量也逐渐增加,使得片材极易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发生老化,因而在耐候性能显得不足,限制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本发明采用EVA和氯醋树脂混合物作为耐候改性剂,不仅能够大幅度改善聚氯乙烯片材的耐候性能,而且其中的EVA也有助于提高片材的韧性,有效地避免了MBS增韧片材易老化的缺点,提高了片材的耐候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明耐候PVC片材的配方,克服了MBS增韧聚氯乙烯片材的易老化的缺点,提高其耐候性能,提高片材的使用寿命,扩宽产品的使用领域,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明耐候PVC片材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耐候PVC片材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聚氯乙烯100份、热稳定剂2~8份、内润滑剂0.2~0.5份、外润滑剂0.1~0.8份、耐候改性剂3~10份、有机辅助稳定剂0.3~0.8份、加工改性剂0.4~0.8份、增塑剂1~2份。
所述的热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为粉体状的高级脂肪酸钙盐和锌盐的复配物,包括硬脂酸盐、月硅酸盐、锌酸盐、亚磷酸盐。
所述的内润滑剂为甘油偏脂肪酸复合酯的液体润滑剂。
所述的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
所述的耐候改性剂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氯醋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其比例为EVA:氯醋树脂=1.5:2,在改善材料耐候性能的同时,也是一种抗冲击改性剂,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所述的有机辅助稳定剂为有机无毒抗氧剂二苯基-异辛基亚磷酸酯、季戊四醇二聚酯、亚磷酸三苯酯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加工改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剂、内润滑剂、外润滑剂、耐候改性剂、有机辅助稳定剂、加工改性剂、增塑剂的比例进行优化,采用本发明提出的配方生产的聚氯乙烯片材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优异的抗冲击性能、良好加工性和耐候性能,该配方可广泛使用于聚氯乙烯片材的技术改进,特别适用于透明耐候聚氯乙烯片材的研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透明耐候PVC片材的配方,按下列工艺程序制备:
1、所述片材配方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按上述的耐候改性剂配比,分别称取聚氯乙烯100份、钙锌复合热稳定剂4份、EVA1.5份、氯醋树脂2份、甘油偏脂肪酸复合酯0.3份、聚乙烯蜡0.3份、季戊四醇二聚酯0.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酯共聚物0.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5份。
2、将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搅拌机温度控制在80~110℃范围内。
3、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其温度控制在100~120℃范围内。
4、通过压延机压延成片材,温度控制在175~19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1、所述片材配方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5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