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果无核黄皮果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6022.9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龚镔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镔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8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核 黄皮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经济作物栽培方法类,涉及一种大果无核黄皮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喜吃黄皮果,黄皮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甘酸而温、微苦、辛。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果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等症,并可解郁热,理疝痛,俗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果”之说。果皮可消风肿,去疳积;种子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夏天吃黄皮果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尤以苦味黄皮果更好,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果,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传统的黄皮果栽培方法是粗放管理,只是房前屋后种一些,任其自然生长,自生自灭,致使产量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的黄皮果栽培管理,因其粗放管理,任其自然生长,致使产量较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多一种大果无核黄皮果栽培方法,以提高大果无核黄皮果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市场大果无核黄皮果供给。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采取的工艺路线:选地建园→种植→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树冠管理→疏果→病虫害防治。
1、选地建园,园地宜选择排灌良好、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砂壤土和砾质土。切忌植地积水,土壤粘重板结种植。
2、种植,黄皮一般在春季(3-5月)种植,栽植密度可选择2.5米×3米或3米×4米的株行距,亩种植88株或55株。为了能够早结和早丰,宜采用优良的嫁接苗。种植时不能种得太深(与苗在苗圃时深度一致),压实泥土,起墩,修整树盘(高出地面20-30厘米),淋足定根水和盖草。特别注意:幼树定植成活新长出芽叶片老熟后(种后约40天左右),才能施薄肥。
3、施肥管理,幼年树:年施肥宜薄宜勤,宜以氮为主,配施磷、钾和镁。在每次发梢前及转绿期各施1次肥,即用“一梢两肥法”,促发和健壮新梢。
结果树:一般年施肥三次。第一次在大寒前后的促花肥,迟效与速效结合,氮、磷、钾比例为1.0∶0.5∶0.8,施肥量约占全年的25%左右。第二次壮果促夏梢肥,在疏果前施用,以钾、氮为主,施肥量约占全年的30%左右。第三次在采果后的促秋梢肥,施肥量约占全年的45%。
4、水分管理,黄皮根系浅生、好气;既不耐旱,又忌通气不良、园地积水。故黄皮园既要注意雨季排水,预防植地积水,又要保湿,旱时淋水灌水。采果后秋梢萌发期要注意灌溉抗旱。
5、树冠管理,定植成活后在距地面40-50厘米处短截定干,选定3-4条生长健壮大小相若、分布均匀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待主枝老熟后,留30厘米摘心或短截,促其上萌发新梢,选留2-3条为二级分枝;待其老熟后,留20-30厘米摘心、短截,促发、选留2-3条新梢为三级分枝;用同法培养下一级的枝梢。结果树的修剪,除剪除枯枝、病虫枝、阴枝、密生弱枝以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外,着重促发秋梢。
6、疏果,疏果在花谢后约25天进行,先疏去畸型果、病虫害果、小果,再疏去密生果和个别特大的果。疏果量视树势、结果量及果实固有大小而定。丰年、丰产树可多疏,大果型品种可多疏。
7、病虫害防治,黄皮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为炭疽病和霜疫霉病。可以通过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搞好清园、减少病源来预防。必要时可选取用药剂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镔,未经龚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