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重新编程因子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6027.1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3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伸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67 | 分类号: | C12N15/867;C12N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新 编程 因子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12月06日、申请号为200680048227.7的同名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分化的体细胞重新编程来诱导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的作用的核重新编程因子(nuclear reprogramming factor)。
背景技术
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由人和小鼠的初期胚建立的干细胞,具有能长期进行培养并维持可以分化成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所有类型细胞的多能性的特征。人们期待利用该性质将人ES细胞作为针对帕金森病、青少年糖尿病、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细胞移植疗法的来源。但是,存在着ES细胞的移植与脏器移植同样会引起排斥反应这样的问题。而且,对于通过破坏人胚胎建立的ES细胞的利用,出于伦理的观点的反对意见也很多。如果能够诱导患者自身的分化体细胞脱分化,建立具有接近于ES细胞的多能性和增殖能力的细胞(该细胞在本说明书中被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但也存在被称为“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ES样细胞”的情况)的话,则预期能够利用它们作为没有排斥反应和伦理性问题的理想的多能性细胞。
作为使体细胞核重新编程的方法,已报道了,例如,从将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卵细胞中制备的克隆胚中建立ES细胞的技术(W.S.Hwang等,Science,303,pp.1669-74,2004;W.S.Hwang等,Science,308,pp.1777-83,2005:但是,现已清楚了这些论文都是捏造的,而且已于日后撤下这些论文)。然而,这些技术只是为了建立ES细胞的目的而制备克隆胚,因此与使用不孕治疗中产生的剩余胚的常规ES细胞相比,伦理的问题反而大。而且,现已报道了通过使体细胞与ES细胞相融合使体细胞核重新编程的技术(M.Tada等,Curr.Biol.,11,pp.1553-1558,2001;C.A.Cowan等,Science,309,pp.1369-73,2005)。但是,即使在该方法中也存在以下问题:无法解决由于导致最终使用人ES细胞而产生的伦理性问题。而且,现已报道了使生长于人中的生殖细胞肿瘤来源的细胞株的提取物和分化细胞反应而使细胞核重新编程的技术(C.K.Taranger等,Mol.Biol.Cell,16,pp.5719-35,2005)。该方法,提取物中何种成分诱导重新编程完全不清楚,因此在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提出了筛选具有使分化的体细胞重新编程来诱导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的作用的核重新编程因子的方法(国际公开WO2005/80598)。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含有在受ECAT(ES cellassociated transcript)基因(ES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群:ES细胞相关转录物)的表达调节区域的表达调节位置上存在标记基因的基因的体细胞与被检物质相接触、研究标记基因表达细胞的出现的有无,选择使该细胞出现的被检物质作为体细胞的核重新编程因子的候选物。而且,该出版物的实施例6等中公开了使体细胞重新编程的方法。但是,上述出版物中没有公开实际上鉴定核重新编程因子的报告。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5/8059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核重新编程因子。更具体的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用于不利用卵细胞、胚和ES细胞而诱导分化细胞的重新编程,简便且再现性强地建立具有与ES细胞同样的多能性和增殖能力的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使用国际公开WO2005/80598中记载的核重新编程因子的筛选方法尝试鉴定核重新编程因子。其结果是,发现了24种候选作为与核重新编程相关的基因,确认了它们中的3种基因是核重新编程所必需的基因。本发明是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的。
也就是,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细胞的核重新编程因子,其含有下述3种基因:Oct家族基因、Klf家族基因和Myc家族基因的各基因的产物。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提供了含有下述3种基因:Oct3/4、Klf4和c-Myc的各基因的产物的上述因子。
而且,根据其它的优选方式还提供了还含有下述基因:Sox家族基因的基因产物的上述因子,作为更优选的方式,提供了含有Sox2的基因产物的上述因子。
而且,如果根据其它的优选方式,提供了含有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和Myc家族基因的基因产物共同存在、或代替Myc家族基因的基因产物。作为更优选方式,提供了细胞因子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或干细胞因子(SCF)的上述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