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6737.4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戴海峰;魏学哲;朱建功;孙泽昌;刘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65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相变 材料 填充 锂电池 模块 | ||
1.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包括上盖(1)、壳体(13)、密封栅板(5)、锂电池(7)、复合相变材料(6)、电池固持组件、导热肋板、电池保护板(4)及自恢复电路保护器(3),所述的上盖(1)与壳体(13)机械连接成密封腔体,所述的密封栅板(5)设在壳体(13)内,密封栅板(5)将密封腔体分为上半腔体与下半腔体,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6)填充在下半腔体内,所述的锂电池(7)设有多个,多个锂电池通过电池固持组件连接固定,并设在复合相变材料(6)中,所述的导热肋板设在相邻的锂电池(7)之间,所述的电池保护板(4)与自恢复电路保护器(3)设在上半腔体内,所述的上半腔体内安装有电路,电路的一端穿过密封栅板(5)并与锂电池(7)的电极连接,电路的另一端通过上盖(1)与外部极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6)具有2个或多个相变点,能将电池维持在理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同时在电池热失控时能有效的吸收热量,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为固-固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具体选自石蜡、多元醇类相变材料或无机盐高温相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固持组件包括固定栅板(11)及固定栅板连接轴(9),所述的固定栅板(11)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栅板(11)之间通过固定栅板连接轴(9)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栅板(11)上开设有多个能使锂电池(7)贯通的通孔,所述的锂电池(7)卡持在两个固定栅板(11)上的通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个数为2~8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电池(7)的个数小于等于通孔的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肋板包括中部导热肋板(8)与边部导热肋板(12),所述的边部导热肋板(12)为金属板,所述的中部导热肋板(8)为金属棒,所述的边部导热肋板(12)设有两个,以板面平行的方式并列设置,所述的中部导热肋板(8)连接在两个边部导热肋板(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与壳体(13)之间设有密封圈(2),所述的上盖(1)与壳体(13)之间机械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3)的外侧设有加强筋凸台(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的内侧设有用于焊接正负极柱的极柱焊接台(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栅板(5)上开设有布线孔(15),上半腔体内电路导线穿过布线孔(15),与锂电池(7)的电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7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可用性系统、复制器及方法
- 下一篇:液位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