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导模法生长大直径管状蓝宝石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6948.8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邦;胡光;田原;沈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和和蓝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20 | 分类号: | C30B29/20;C30B15/34;C30B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导模法 生长 直径 管状 蓝宝石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体生长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导模法生长大直径管状蓝宝石的模具。
背景技术
蓝宝石具有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透过光谱范围宽、透过率高、优良的介电性能。蓝宝石以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科研等一系列高技术领域,同时在民用工业上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由于蓝宝石生长温度高达2050℃,导致单晶生长炉功率大、温场变量多、辅助时间长,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导模法则具有晶体生长速度快,尺寸可以精确控制,节省材料、时间和能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蓝宝石生长方法之一。
现有技术文献1为公开号CN1884634A的《生长高性能管状蓝宝石的方法》中,“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长高性能管状蓝宝右的方法,采用一次成型的润湿导模法技术,直接从熔体中拉制所需内、外径尺寸和长度的管状蓝宝石,其特征是,首先确定管状蓝宝石的规格尺寸,根据上述规格尺寸制作相匹配的模具,然后,选用高纯度焰熔法蓝宝石碎料作为原料,选用提拉法生长的<0001>方向的优质籽晶,使用长管模具,进行管状蓝宝石的生长,晶体生长的温场条件要合理,横向温场要均匀,横向温差在2℃以内,纵向温度梯度在距模具端面10mm内为3-4℃,生长速率为30-40mm/h。上述规格尺寸的管状蓝宝石包括外径4mm-30mm,壁厚1.5mm-3mm,最大长度为250mm。上述模具选用高质量的锻压钼材,设计加工成为与所需晶体外观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带有毛细缝的圆管状的高精度长管模具。”
现有技术文献1公开的《生长高性能管状蓝宝石的方法》中在涉及采用的模具时,仅仅指出“设计加工成为与所需晶体外观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带有毛细缝的圆管状的高精度长管模具。”缺少进一步的对所需模具的形状结构的限定;现有技术文献1公开的《生长高性能管状蓝宝石的方法》中在涉及管状蓝宝石包括外径及壁厚时指出“上述规格尺寸的管状蓝宝石包括外径4mm-30mm,壁厚1.5mm-3mm,最大长度为250mm。”即只能生产外径30毫米及以下、壁厚3毫米及以下的管状蓝宝石,无法生产外径30毫米以上、壁厚3毫米以上的大尺寸管状蓝宝石。
而且现有技术的圆管状模具在用导模法生产管状蓝宝石时,管状模具上口生长成圆管过程中,从毛细缝,即间隙状生长缝中长出时,由于温场梯度的存在,必然在模具圆周上造成先后,导致长成的管状蓝宝石在最后收口部位出现多晶的晶嵌现象,特别是当生长30毫米以上大直径管状蓝宝石时,甚至难以成功收口,出现夹杂裂缝的废品。这就造成了现有技术的圆管状模具在用导模法生产管状蓝宝石时,成品合格率低,生长成本高。
由此可见,研究并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成品合格率高,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的用于导模法生长外径30毫米以上、壁厚3毫米以上大直径管状蓝宝石的模具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并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成品合格率高,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的用于导模法生长外径30毫米以上、壁厚3毫米以上大直径管状蓝宝石的模具。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导模法生长大直径管状蓝宝石的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带通孔的板状定位座,嵌接于定位座通孔中的外钼管,套接于外钼管中的内钼管组合而成,所述内、外钼管之间具有间隙状生长缝,所述生长缝中成中心对称地卡接有控制生长缝宽度用的至少3片钼块,所述内、外钼管的下端穿过定位座通孔成为凸脚,所述凸脚上开设有进料槽,所述内、外钼管的上口竖截面呈锲形尖头,所述竖截面呈锲形尖头的内、外钼管的上口位于同一倾斜平面上。
所述位于同一倾斜平面上的内、外钼管上口的倾斜角度α根据所需生长的大直径管状蓝宝石的管径大小在3-8°内选定。上述设计的技术效果在于:在管状模具上口生长成圆管过程中,从毛细缝,即间隙状生长缝中长出时,由于温场梯度的存在,管口高处温度相对较低,管口低处温度相对较高,所述竖截面呈锲形尖头的内、外钼管的上口位于同一倾斜平面上;且位于同一倾斜平面上的内、外钼管上口的倾斜角度α在3-8°内选定后,温度相对较低的管口高处正好进行低温引晶,温度相对较高的管口低处正好进行高温收口,避免了管状蓝宝石在最后收口部位出现多晶的晶嵌现象,成功解决了当生长30毫米以上大直径管状蓝宝石时,出现难以收口、夹杂裂缝的废品问题。
所述竖截面呈锲形尖头的内、外钼管的上口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大直径管状蓝宝石的管壁厚度。上述设计的技术效果在于:出料口的两侧的锲形尖头的设计,保证了锲形尖头之间的温场均匀,使生长出的管状蓝宝石不会出现生长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和和蓝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和和蓝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摄像头的模块和外设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新型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