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甘薯耐盐相关蛋白IbTPS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7006.1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5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昌;翟红;何绍贞;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5/11;C12N15/84;C12N1/21;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相关 蛋白 ibtps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甘薯耐盐相关蛋白IbTPS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耕地面积中至少有20%受到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并且有近50%可灌溉土壤也受到盐渍化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盐碱土地的总面积超过3000万hm2,其中已开垦的约600万hm2,还有2000万hm2以上盐渍化土地等待开垦利用;此外,中国约有600万hm2次生盐渍化土壤,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土地盐渍化作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培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是利用盐碱地资源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植物的耐盐机理相当复杂,它涉及到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以及代谢调节等诸多方面。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会采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或减轻盐的危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耐盐机制。海藻糖(Trehalose)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中,它不仅是碳水化合物储存物质,而且还具有保护生物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在脱水、干旱、高温、冷冻等不良环境条件下免遭破坏的功能。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参与了海藻糖的合成,首先由UDP-葡萄糖和6-磷酸葡萄糖在TPS催化下,合成海藻糖-6-磷酸(trehalose-6-phosPhate,T6P),然后再在海藻糖-6-磷酸磷酸酯酶(trehalose-6-phoshate phosphatase,TPP)的催化下脱磷酸,最终生成海藻糖。植物中的TPS基因都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目前,TPS基因相继在拟南芥、水稻、烟草、马铃薯和番茄等植物中被发现,研究表明,将海藻糖合成相关基因TPS在以上植物中过量表达均可以有效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盐、抗旱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与甘薯耐盐相关蛋白IbTPS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所提供的与甘薯耐盐相关蛋白,名称为IbTPS,来源于甘薯(Ipomoea batatas),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耐逆性相关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序列2由85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上述蛋白中,所述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是指不多于十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
编码上述蛋白的DNA分子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上述DNA分子是如下1)-3)中任一种的DNA分子:
1)编码区为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1)所示的DNA分子杂交且编码与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3)与1)的DNA分子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与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上述序列1由2580个碱基组成,其开放阅读框(ORF)为自5′末端第1-2580位碱基,编码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
上述严格条件为:50℃,在7%SDS、0.5M Na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65℃,0.1×SSC,0.1%SDS中漂洗;也可为:在6×SSC,0.5%SDS的溶液中,在65℃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含有上述DNA分子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重组载体为将上述DNA分子替换掉表达载体pCBGUS中的gusA报告基因得到的载体。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重组载体具体为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取代pCBGUS的BamH I和Sac I酶切位点间的小片段(gusA报告基因)得到的重组载体。
所述载体pCBGUS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得到的:
(1)将pCAMBIA1301载体经过HindIII和EcoRI双酶切,回收11786bp载体大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喂棉板
- 下一篇:制备纳米纤维的喷丝装置及纺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