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建筑后增短肢墙和钢拉杆的抗震加固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7472.X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甄进平;吴保光;郑方吴遐;李薇;杨娜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 后增短肢墙 拉杆 抗震 加固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加固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既有建筑后增短肢墙和钢拉杆的抗震加固施工方法,属于抗震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既有住宅、农宅抗震加固开始启动,在既有居住建筑加固期间,百姓不愿意让入户施工,这使得目前部分工程所设计的外套加固技术(外墙外侧对横墙增加附加钢筋混凝土短肢墙)所需穿楼钢拉杆等需入户加固施工技术难以实现,钢拉杆的缺失严重影响外套加固技术的整体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墙体内后增钢拉杆抗震加固技术-既有建筑后增短肢墙和钢拉杆的抗震加固施工方法。其无需破坏外貌、室内装饰,无需入户施工,全部外部作业形成外套加固技术所需钢拉杆杆件,保证既有砌筑建筑外套加固整体性效果,能够大幅提高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且避免了传统钢拉杆占用室内空间、影响美观、室内操作等一系列为住户所不愿意接受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既有建筑后增短肢墙和钢拉杆的抗震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原纵墙和原横墙,在所述原横墙中设置有通长水平钻孔,所述钻孔内穿设有钢拉杆,所述钢拉杆与所述通长水平钻孔间灌注有聚合物砂浆;所述原横墙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后增短肢钢筋混凝土墙,所述钢拉杆两端伸出通长水平钻孔外并锚固在后增短肢钢筋混凝土墙内,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既有建筑原纵墙和原横墙进行鉴定,设计钻孔位置、孔径大小、钻孔距离以及钢拉杆的规格直径、及内部聚合物砂浆强度,钢拉杆选取位置靠近楼板,现场测量标记钻孔位置;
步骤二:搭设脚手架后搭设施工平台,选择钻孔设备,由顶层开始由上至下逐层进行钻孔施工;
步骤三:顶层钻孔完毕后穿入钢拉杆,将钢拉杆架立居中,将钢拉杆端部锚固部分架立支撑;
步骤四:在钻孔两端封口,架设高压注浆机向钻孔内注聚合物砂浆,水平注聚合物砂浆时应注意两端不要漏浆,注聚合物砂浆完毕后对注浆口处进行封堵;
步骤五:待聚合物砂浆终凝后进行下一层钻孔、穿入钢拉杆、注聚合物砂浆施工;
步骤六:待所有层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后增短肢钢筋混凝土墙的钢筋绑扎,钢拉杆与后增短肢钢筋混凝土墙的钢筋连接,所有钢拉杆端部与后增短肢钢筋混凝土墙钢筋连接完毕后进行支模、浇筑混凝土;
步骤七:所有工程完毕后对施工内容进行验收。
进一步地,所述钻孔直径为40mm至150mm。
进一步地,所述钢拉杆位于钻孔横截面正中,所述钻孔位于原横墙横向居中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钢拉杆为钢筋或钢绞线,特别是,所述钢筋钢拉杆之间的连接采用搭接或焊接的形式。
其中,孔内注聚合物砂浆,聚合物砂浆采用高压注浆泵注入,需孔内饱满,聚合物砂浆强度根据设计选取。同时,钻孔位置及截面大小根据设计确定,且钢筋或钢绞线规格型号由设计确定。
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增强砌筑建筑外套加固整体性效果和实现远距离免入户构件间拉结。地震时将约束墙体裂缝开展,增强墙体整体性,减少地震力对上部结构造成的破坏。本发明不入户实现对砌体抗震性能较大提高而且施工速度快,施工简单,造价低。本发明应用范围适用于实心砖墙、多孔砖墙、空心砌块墙、空斗砖墙、条石砌筑墙、毛石墙。本发明实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增短肢墙免入户钢拉杆布置平面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处放大图。
图中,1、后增短肢钢筋混凝土墙;2、钢拉杆;5、聚合物砂浆;6、原纵墙;7、原横墙;8、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L*算法的业务流程增量挖掘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急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