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置式自动控制智能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7835.X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5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F04D29/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自动控制 智能 气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外置式自动控制智能气泵。
背景技术
气泵是各种充气物(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充气玩具等)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物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气泵可对充气物进行快速充气、保压和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物的充气展开而正常使用及泄气缩小空间体积而利于收藏等功能。
目前的一些小型气泵,如手持式气泵,其一般不具备自动停机功能,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开机和关机,产品使用起来较为不便,针对于此,虽然手持式气泵内置有自动停控制机构,然而,该种气泵的自动停控制机构结构复杂、组装不便,并且不可准确根据充气物的实际气压进行精准控制,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置式自动控制智能气泵,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小型气泵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外置式自动控制智能气泵,包括有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鼓风装置和自动停控制机构;
该机壳内具有一气室,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用于感测充气物内气压的进气嘴,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连通前述气室;
该鼓风装置包括有鼓风叶轮以及带动鼓风叶轮转动的电机,该鼓风叶轮位于气室内,鼓风叶轮的进风侧面正对进风口,鼓风叶轮的出风侧面正对出风口;
该自动停控制机构包括有外壳、用于控制鼓风装置接通或断开电源的微动开关、用于触发微动开关的推钮、用于对推钮进行限位使得推钮保持抵压住该微动开关的转动限位件、用于促使转动限位件转动以解除对推钮之限位的活动抵压件以及用于促使活动抵压件活动以作用于转动限位件上的可变形的气压感应薄膜;该气压感应薄膜设置于外壳内并将外壳内部分隔形成有彼此密闭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该第一空腔连通外界,该第二空腔连通前述进气嘴,转动限位件的第一端正对活动抵压件,转动限位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该推钮外露于机壳,针对该推钮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钮包括有基部以及成型于基部上的操控部、抵压部和凸部,该操控部位于基本部的外表面,该抵压部侧向伸出基部,该凸部位于基部的内侧面;该转动限位件通过一螺丝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上,转动限位件的第一端呈板状,转动限位件的第二端凸设有用于勾住前述凸部的勾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于外壳和转动限位件的第二端之间,该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于机壳和推钮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上成型有提把,前述推钮外露于提把的表面,该机壳包括有左半壳、右半壳和盖体,左半壳和右半壳围构形成容置空间,前述鼓风装置和自动停控制机构均位于容置空间内,该盖体安装于右半壳上并与右半壳围构成前述气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为交流电机,该鼓风叶轮安装于交流电机之转轴的一端,交流电机之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散热叶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干电池以便为鼓风装置供电的电池仓,针对该电池仓于机壳上设置有电池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内置有用于为鼓风装置进行供电的蓄电池,针对该蓄电池,在机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外露于机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单向阀片,该进气嘴设置于出风口内并位于单向阀片的前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嘴一体成型于机壳上,且进气嘴位于出风口的侧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设置有气嘴,利用第二空腔单独连通进气嘴,以准确获取充气物内部的实际气压,并配合推钮、转动限位件、活动抵压件、气压感应薄膜、第一复位弹簧以及第二复位弹簧控制微动开关,从而实现了对气泵的自动停机控制,本发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并可准确根据充气物的实际气压进行精准控制,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二、本发明的电机可设计为采用交流电机直接连接外部交流电源、采用直流电机连接外部交流电源、采用内置蓄电池供电或采用内置干电池供电的方式,样式多样,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发明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