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线切割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8264.1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0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登(江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马维丽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切割 复合 固结 磨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多线切割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
(a)母线(1)上至少固定有一组主切割磨料(G1)和一组辅助切割磨料(G2),主切割磨料(G1)的平均粒径为d1,辅助切割磨料(G2)的平均粒径为d2,d2为d1的0.2-0.8倍,所述母线(1)为用于固定切割磨料的基底金属丝;
(b)主切割磨料(G1)通过至少一层高强度介质固结层(3)固结于母线(1)上,所述高强度介质为抗拉强度在100Mpa以上的金属和/或金属合金;辅助切割磨料(G2)通过树脂介质层(2)固结于母线(1)和/或高强度介质表面;
(c)同一单位长度锯线上辅助切割磨料(G2)的平均体积密度≥主切割磨料(G1)的平均体积密度的2倍,所述体积密度指单位长度线锯包含的磨料颗粒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d2为d1的0.3-0.6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同一单位长度锯线辅助切割磨料(G2)的平均体积密度为主切割磨料(G1)的平均体积密度的3-20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介质固结层(3)由第一高强度介质固结层(31)和第二高强度介质固结层(32)组成,主切割磨料(G1)接近母线(1)的一侧固结于第一高强度介质固结层(31);然后沿母线(1)的径向向外,主切割磨料(G1)固结于第二高强度介质固结层(32);然后在接近锯线表面处,主切割磨料(G1)固结于树脂介质层(2);辅助切割磨料(G2)固结于树脂介质层(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d1为母线(1)直径的1/5~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母线(1)表面自带有镀层,所述镀层为锌、锡、铜、黄铜、锡铜、镍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割磨料(G1)和辅助切割磨料(G2)为金刚石、碳化硅、氮化铝、氧化铝、碳化硼、氮化硼、氧化锆、锆酸铝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割磨料(G1)与辅助切割磨料(G2)的材质不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介质层(2)用于固结辅助切割磨料(G2),同时还固结有填料颗粒(5),所述填料颗粒(5)的平均粒径d3<辅助切割磨料(G2)的平均粒径d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颗粒(5)为氧化铝、碳化硅、金刚石微粉、石墨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颗粒(5)的平均粒径d3为d1的0.1-0.5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割磨料(G1)和辅助切割磨料(G2)的磨粒表面通过化学、电化学、真空或保护气体烧结、偶联剂处理的方式包裹金属、合金和/或金属陶瓷。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2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母线预处理:使母线表面具备固结磨粒的条件;(b)主切割磨料(G1)的附着:将经过预处理的母线浸入含有主切割磨料(G1)的电镀槽,使得主切割磨料(G1)通过电镀方式按照一定分布密度附着于表面导电区域,形成带有主切割磨料(G1)的高强度介质固结层;(c)辅助切割磨料(G2)的附着:采用涂覆或者模压的方式将混合有辅助切割磨料(G2)的树脂或者单体预聚物浆料附着于步骤(c)的制成品表面,采用热干燥、热固化或者紫外固化的方式固结辅助切割磨料(G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与步骤(c)之间还包括镀层加厚的步骤:对步骤(b)的制成品进一步电镀,至少形成一层高强度介质固结层,以将镀层加厚到设计厚度。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复合固结磨料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或者单体预聚物浆料中包含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登(江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凡登(江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82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环保板材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