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及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8545.7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3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碧;许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德(新乡)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3/027;F01N3/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廖彬佳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颗粒 物捕集器 | ||
1.一种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包括壳体(8),高压电源(9)及正极、负极、地极的接线端子(HV+、HV-、GND),滤芯再生加热电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内从进气(11)到出气(12)方向依次设置有颗粒物凝并单元(20),荷电单元(5),滤芯(7);
所述滤芯(7)由金属纤维板(70)卷制成圆柱形,所述金属纤维板(70)包括两金属纤维过滤吸附外表层(71)及夹在之间的电热膜层(73),在金属纤维过滤吸附外表层(71)与电热膜层(73)之间有导热绝缘层(72),电热膜层(73)有加热电源正极、负极接线端子(74、75),金属纤维过滤吸附外表层(71)上有电极接线端子(76),金属纤维过滤吸附外表层(71)横截面有波纹、沿纵向导流尾气;滤芯(7)的电热膜层(73)的加热电源正极、负极接线端子(74、75)与滤芯再生加热电源(10)连接;
所述颗粒物凝并单元(20)包括负电晕发生针阵列(2),高压地电极(3),正电晕发生针阵列(4);
所述负电晕发生针阵列(2),是两端开口、管壁密闭的圆管,通过绝缘材料固定于壳体(8)内,管壁内表面分布有垂直于表面、指向圆管中心的放电针阵列,所述放电针阵列与高压电源负极接线端子(HV-)连接;
所述高压地电极(3),是两端开口、管壁有透气孔眼的导电金属网圆管,与高压电源地极接线端子(GND)连接;
所述正电晕发生针阵列(4),是两端密闭、管壁密闭的圆管,管壁外表面分布有垂直于表面的放电针阵列,所述放电针阵列与高压电源正极接线端子(HV+)连接;
所述正电晕发生针阵列(4)位于高压地电极(3)内部,两管壁之间的间隙空间形成正电晕放电区,通过该正电晕放电区尾气中的颗粒物由于正电晕的放电作用带上正电荷,成为正电荷颗粒物,并向高压地电极(3)的方向迁移;
所述高压地电极(3)位于负电晕发生针阵列(2)内部,两管壁之间的间隙空间形成负电晕放电区,通过该负电晕放电区尾气中的颗粒物由于负电晕的放电作用带上负电荷,成为负电荷颗粒物,并向高压地电极(3)的方向迁移;
所述荷电单元(5)是有透气孔眼的圆面,所属圆面垂直于尾气流方向,并在与滤芯(7)相对的一面分布有垂直于表面、指向尾气流动方向的放电针阵列,所述放电针阵列与高压电源负极接线端子(HV-)连接;
所述滤芯(7)的电极接线端子(76)与高压电源地极接线端子(GND)连接;
还设置有喷雾装置(14),所述喷雾装置(14)的水雾出口与壳体(8)内相通,位于颗粒物凝并单元(20)的前端;
壳体(8)内设置有尾气背压传感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德(新乡)路业有限公司,未经瑞德(新乡)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85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消声器密封结构
- 下一篇:空冷汽轮机高背压供热发电联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