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锅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9709.8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安市南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锅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锅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铁锅使用历史中,生铁锅一直以来都是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在农村,广受欢迎的炊具用品。生铁锅传热均匀,锅体永不变形,更能有效缓解缺铁性贫血,是其他炊具产品无法比拟的。但是传统的生铁锅极易生锈,不容易清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90年代初,新研发的搪瓷技术暂时解决了易生锈的问题,但因瓷釉和生铁不相溶,搪瓷锅日常使用中常出现脱瓷,该问题至今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至以后以苏泊尔为代表的不粘锅技术也因有化学涂层,广受消费者质疑。生铁锅易生锈,搪瓷锅易脱瓷,不粘锅含有化学涂层,这些问题至今都是生铁锅制造领域中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锅的制作方法,与传统的生铁锅相比,所生产的生态锅不含有任何化学涂层,不含瓷釉,同时生态锅具有防锈功能,并且大大提高了生态锅的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锅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球墨生铁加热到1500度-1650度熔化成铁水,再将铁水倒入生态锅的模具中,待冷却后形成锅坯;将冷却后的锅坯放入电炉中进行加热,当加热温度达到980度-1050度时停止加热并恒温保持5-10分钟,然后从电炉中取出锅坯自然空冷至室温;再将锅坯内侧表面进行抛光,除去锅坯内侧表面的熔渣,直至光滑。
进一步地,抛光完成后,生态锅内侧表面粗糙度达到0.4μm-1.6μm。
进一步地,在抛光完成之后在锅坯内侧表面涂覆植物油。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按以下步骤进行:将球墨生铁加热到1500度-1650度熔化成铁水,再将铁水倒入生态锅的模具中,待冷却后形成锅坯;将冷却后的锅坯放入电炉中进行加热,当加热温度达到980度-1050度时停止加热并恒温保持5-10分钟,然后关闭电炉电源,让锅坯随炉冷却至室温;从电炉中取出锅坯,将锅坯内侧表面进行抛光,除去锅坯内侧表面的熔渣,直至光滑。
进一步地,抛光完成后,生态锅内侧表面粗糙度达到0.4μm-1.6μm。
进一步地,在抛光完成之后在锅坯内侧表面涂覆植物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生态锅采用球墨生铁材质,球墨生铁韧性高,不易碎,不易变形;球墨生铁导热快,受热均匀,制成的生态锅在使用时能够快速传递热量,从而锅身内侧表面温度不会过高,油温不会达到烟点,实现无油烟的效果。
2.利用本发明制成的生态锅无化学涂层、不掉瓷,具有防锈功能。
3.生产过程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
4.生产方式简便易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生态锅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将球墨生铁加热到1500度熔化成铁水,再将铁水倒入生态锅的模具中,待冷却后形成锅坯;将冷却后的锅坯放入电炉中进行加热,当加热温度达到980度时停止加热,恒温保持10分钟,锰、磷、硫、镁等元素超过熔点从锅坯中析出,之后关闭电炉电源,从电炉中取出锅坯,让锅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自然空冷;待冷却至室温后,析出的元素在锅坯表面凝固形成粘付在锅坯上的熔渣,然后对锅坯内侧表面进行抛光,除去锅坯内侧表面的熔渣,直至光滑。抛光完成后生态锅内侧表面粗糙度达到0.4μm-0.8μm。在抛光完成之后在锅坯内侧表面涂覆植物油。
本发明生产的生态锅采用球墨生铁材质,球墨生铁韧性高,不易碎,不易变形;球墨生铁导热快,受热均匀,制成的生态锅在使用时能够快速传递热量,从而锅身内侧表面温度不会过高,油温不会达到烟点,实现无油烟的效果;利用本发明制成的生态锅无化学涂层、不掉瓷,具有防锈功能。生产过程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生产方式简便易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安市南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安市南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9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