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焦饼中心温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9773.6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党平;梁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14;C10B4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中心 温度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焦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焦炉焦饼中心温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7米焦炉在国内尚属罕见,因此其焦饼中心温度测量的方法亦还不完善,一般仍延续小型化焦炉的方法,即采用从装煤口向炭化室纵向插管,用热电偶或者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测量。但由于7米焦炉炭化室高,所使用的钢管较长,在装完煤后进行插管操作时,尤其是下部钢管,难度极大,且钢管极易弯曲,造成钢管插偏,测量数据偏差较大,并存在着划伤炉墙的隐患。另外,在拔管时,不仅容易烫伤操作人员,而且容易发生钢管接触煤车滑线,造成触电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方便测量,可缩短插管长度,提高焦炉的密封性和测量准确性,降低炼焦耗热量,稳定焦炭质量的焦炉焦饼中心温度测量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焦炉焦饼中心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炉门侧横向插管法代替装煤口纵向插管法,具体方法及步骤为:
(1)、测量前期准备
a、测量位置确定:根据焦炉炉门结构,以炭化室底部为基点,选定3个测量位置点,最下部的测量位置点距炭化室底部距离不小于300mm,最上部的测量位置点以焦线向下至少400mm,中间位置点为上下部测量位置的中间点。
b、在相应的测量位置点处钻透滑板、腹板及炉门砖槽开出直径50-60mm的圆孔。
c、取消开孔位置的衬砖,在开孔位置采用浇注料浇注固定一根直径50-60mm的钢管,并将炉门砖槽及腹板的开孔延伸至衬砖的外沿。
d、在炉门外侧滑板上焊接一长度为80-90mm的螺丝帽,螺丝帽内连接有丝堵。
e、准备3根长3m的钢管,一端焊接两根长150mm,直径15mm的钢筋做把手,另一端焊接成锥型并密封。
2、温度测量操作
a、选择横排温度、直行温度及结焦时间稳定的推焦炉号,在推焦结束后倒换测量焦饼中线温度的炉门;
b、进行装平煤操作;
c、卸下炉门外侧滑板上的丝堵,将一端焊接成锥型并密封的钢管从炉门开孔处水平插入炭化室内,然后将钢管与开孔处用石棉绳进行密封;
d、结焦末期,在钢管内插入热电偶,并将热电偶与钢管之间采用石棉绳密封,20min后进行焦饼中心温度测量;
e、测量后拔出钢管,堵上丝堵做好密封,推焦并恢复正常生产操作。
所述3个测量位置点分别位于距离炭化室底部向上300mm、3000mm和5700mm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简单易行,方便测量,可缩短测量时间,减轻劳动强度;
2、可缩短插入钢管的长度,降低插入难度;
3、可提高焦炉的密封性,降低炼焦耗热量;
4、可提高焦饼中心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有利于稳定焦炭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3个测量位置点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其焦炉焦饼中心温度测量方法的步骤为:
1、测量前期准备
a、测量位置确定:根据焦炉炉门结构,以炭化室底部为基点,测量位置点分别选择在位于距离炭化室底部向上300mm、3000mm和5700mm处。
b、采用电钻和磁力钻分别在相应的测量位置点处钻透滑板、腹板及炉门砖槽开出直径50-60mm的圆孔。
c、取消开孔位置的衬砖,在开孔位置采用浇注料浇注固定一根直径50-60mm的钢管,并将炉门砖槽及腹板的开孔延伸至衬砖的外沿。
d、在炉门外侧滑板上焊接一长度为80-90mm的螺丝帽,螺丝帽内连接有丝堵。
e、准备3根长3m的钢管,一端焊接两根长150mm,直径15mm的钢筋做把手,另一端焊接成锥型并密封。
2、温度测量操作
a、选择横排温度、直行温度及结焦时间稳定的推焦炉号,在推焦结束后倒换测量焦饼中线温度的炉门。
b、进行装平煤操作。
c、卸下炉门外侧滑板上的丝堵,将一端密封直径40mm的钢管从炉门开孔处水平插入炭化室内,然后将钢管与开孔处用石棉绳进行密封。
d、结焦末期,在钢管内插入热电偶,并将热电偶与钢管之间采用石棉绳密封,20分钟后进行焦饼中心温度测量。
e、测量后拔出钢管,堵上丝堵且做好密封,即可进行推焦并恢复正常生产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9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程截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产量岩棉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