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塑料振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733.3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8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马子盈;李刚;唐海江;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28;B32B27/36;B32B27/34;B32B27/32;B32B7/12;C09J1/00;C09J11/06;C09J11/08;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7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是由至少两个基材复合而成,所述基材之间通过胶粘层粘合在一起;所述基材选自聚醚醚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树脂、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前述材料之一的组合;所述胶粘层材料为硅胶体系胶黏剂,所述胶黏剂包括下述组分:100份硅胶胶水,1-3份附着力促进剂,1.2-2.8份架桥剂,1.5-3.5份催化剂;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的有效成分为有机硅烷,所述架桥剂的有效成分为带有氢硅烷官能团的聚硅氧烷,所述催化剂选自有机锡催化剂或有机铂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胶水的固含量为7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30μm,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15-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是由两个基材复合而成,所述基材为聚碳酸酯、聚醚醚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选自聚碳酸酯、聚醚醚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组合;所述胶黏剂包括下述组分:100份硅胶胶水,1-2份的附着力促进剂,1.8-2.5份架桥剂,2-2.2份的催化剂;所述基材的厚度为3-10μm,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18-22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选自聚醚醚铜、聚碳酸酯、聚酰胺树脂、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胶黏剂包括下述组分:100份硅胶胶水,1.5-3份的附着力促进剂,2-2.8份架桥剂,1.5-2.5份催化剂;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15μm,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20-2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选自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胶黏剂包括下述组分:100份硅胶胶水,1.8-2.5份的附着力促进剂,1.5-2.3份架桥剂,2.1-3份的催化剂;所述硅胶胶水的固含量为75%-85%;所述基材的厚度为5-25μm,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15-3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选自PEN、PC或其组合;所述胶黏剂包括下述组分:100份硅胶胶水,1.5-1.8份的附着力促进剂,1.5-2份架桥剂,1.5-2.1份的催化剂;所述硅胶胶水的固含量为70%-75%;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7μm,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15-20μm;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的有效成分为乙烯基硅烷或四甲基硅烷,所述架桥剂的有效成分为三甲氧基氢硅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调配好胶黏剂,并将胶黏剂粘度控制在25-30秒;
(2)利用丝棒将胶黏剂均匀的涂布在一个基材表面;
(3)将涂布好的基材放入烘箱,在120℃-180℃烘30-40秒;
(4)将烘好的基材取出,用复合辊与另一基材复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好的振膜;
(5)将复合好的振膜在20-30℃的环境里老化2-10天,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型塑料振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7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