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卸、可调容积及空间密闭的载玻片孵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813.9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邱奥望;刘庆淮;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可调 容积 空间 密闭 载玻片 孵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可调容积及空间密闭的载玻片孵育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使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组织细胞的特定物质进行定位和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免疫学的已知抗体(第一抗体)与观察组织中需识别抗原的结合。由于在组织和细胞上完成的已知抗体与需识别抗原的结合一般是不可见的,需要用标记的方法将某种标记物(如酶、荧光素)结合到第一抗体上,再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此标记物或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集显微镜或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素发出的荧光。将研究对象组织中的需识别抗原可视化。在上述提到的用标记的方法将某种标记物(如酶、荧光素)结合到第一抗体上时,人们往往采用已连接上某种标记物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的方法。
在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组织细胞的特定物质进行定位和定量时,人们往往采用贴片染色的方法来保持实验中组织切片良好的结构形态并明确各组织切片的前后顺序关系。贴片染色的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切片机上切下组织片后,立即将该组织切片按切片的一定顺序粘贴在载玻片上。后续的组织切片的封闭、第一抗体孵育、洗涤、第二抗体孵育、再洗涤、脱水、透明和封片等组织切片的处理过程均是在该组织切片粘贴在载玻片的条件下进行的。
在上述的组织切片的封闭、洗涤、再洗涤、脱水、透明和封片过程中,由于用到的有关液体成本较低,加之洗涤过程中,洗涤液的用量较大。为了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人们往往采用将整个粘贴有组织切片的载玻片放置在上述相关液体中的方法来处理。但在进行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孵育时,由于抗体价格较高(目前一般的单克隆第一抗体100μl的售价是3000元左右,特殊的单克隆的第一抗体价格会更高),且使用时能稀释的倍数又不能很大。因此,抗体尤其是第一抗体成为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成本的主要部分。所以在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组织细胞的特定物质进行定位和定量时,不能采用将整个粘贴有组织切片的载玻片放置在抗体孵育液中的方法来完成。
人们在贴片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通常采用将抗体孵育液直接加在载玻片的组织切片上的方法。但使用这一方法时,抗体孵育液加多了会保存不了而漫出载玻片流失,加少了组织切片上的抗体孵育液会在孵育的过程中,因孵育液中水分蒸发而不能保持载玻片上的组织切片始终浸泡在抗体孵育液中。有时,人们也会使用在载玻片贴附的组织切片周围用油性材料画一个框的方法,并在该油性画框内加抗体孵育液,来防止抗体孵育液的溢出。但该方法虽比将抗体孵育液直接加在载玻片贴附的组织切片上的方法有改进之处,但使用该方法,由于油性画框阻止抗体孵育液外溢的能力很差,也不能保证在整个抗体孵育过程中,组织切片始终浸泡在抗体孵育液中。而且在抗体孵育、洗涤、脱水、透明过程中,这些油性材料会因脱落而失去阻止抗体孵育过程中抗体孵育液外溢的作用;当发生油性材料脱落并粘附在组织切片上时,会影响最终的切片观察效果;而且,油性材料在组织切片的处理过程中,还会溶到相关的实验溶液中,污染实验溶液而影响的实验溶液的重复利用和组织切片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所有的实验步骤能方便高效进行,能得到良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的可拆卸、可调容积及空间密闭的载玻片孵育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甘蓝奶茶
- 下一篇:一种智能地下管道挖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