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997.9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红;任子龙;赵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28 | 分类号: | B29C70/28;D01B9/00;D04H1/425;D04H1/4291;D04H1/4382;D04H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 麻纤维 机械 纳米 化学 结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纤维与聚丙烯的质量比为麻纤维50%,聚丙烯50%,所述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改性方法、纳米粘土改性方法、偶联剂改性方法,改性后采用非织造结合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所述机械改性方法为碾压揉搓后的麻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合,所述纳米粘土改性方法为制备纳米粘土悬浮液,所述偶联剂改性方法为将制备的纳米粘土悬浮液与制备的偶联剂溶液混合,然后将纳米粘土‑偶联剂水溶液喷淋到麻、聚丙烯混合纤维中,所述所喷淋的纳米粘土‑偶联剂水溶液是麻、聚丙烯混合纤维的5‑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能源的日益紧缺、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和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各国政府对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推广轻量化、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应用。天然生物麻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满足节能、环保、可回收等要求的新材料。它可广泛应用与车辆、建筑、飞机和日常办公用品等领域。天然生物麻纤维包括大麻、亚麻、剑麻等低成本生物材料。它不仅来源广泛,且高强、高模且耐冲击性强。然而,由于天然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为VOC,尤其是甲醛、乙醛超标严重而在应用中受到了影响,所以急需采用改性技术降低此类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VOC挥发量。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降低复合材料的VOC(尤其是甲醛、乙醛)挥发量,增大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通过机械碾压揉搓作用可以去除麻纤维表面的果胶、半纤维素等脆性、并能引发甲醛及乙醛等产生的纤维成分;纳米粘土的片层状结构可以抑制VOC的挥发;偶联剂可以增强麻纤维与聚丙烯之间的界面粘合,进而可抑制VOC的产生及挥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麻纤维与聚丙烯的质量比为:麻纤维50%,聚丙烯50%。
本发明一种低VOC的麻纤维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改性方法、纳米粘土改性方法、偶联剂改性方法,改性后采用非织造结合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所述机械、纳米、化学结合的制备方法包括:碾压揉搓后的麻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合,制备纳米粘土悬浮液,将制备的纳米粘土悬浮液与制备的偶联剂溶液混合,将纳米粘土-偶联剂水溶液喷淋到麻、聚丙烯混合纤维中,所述所喷淋的纳米粘土-偶联剂水溶液是麻、聚丙烯混合纤维的5-25%。
所述麻纤维碾压揉搓机械处理共分为四区对麻纤维进行碾压揉搓处理,其中1区共4对压辊,每个压辊上有20个沟槽,1区长度为56.2cm;其中2区共4对压辊,每个压辊上有22个沟槽,2区长度为56.2cm;其中3区共2对压辊,每个压辊上有24个沟槽,3区长度为24.2cm;其中4区共2对压辊,每个罗拉上有24个沟槽,4区长度为24.2cm;碾压揉搓后的纤维开松后备用。所述麻纤维是大麻、亚麻、洋麻、黄麻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麻纤维在进入1区碾压揉搓之前加湿0-15%,所述碾压揉搓次数为1-3次,所述每对压辊之间的压力为700-1600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层结构的复合板材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推压吹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