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零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和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1190.7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雁;朱海红;王福德;王泽敏;陈立新;李重洋;张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方放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零件 激光 制造 方法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金属零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和装备,尤其适用于大尺寸甚至超大尺寸的复杂金属零件的制造。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基于“离散一堆积”和“添加成形”的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可以从CAD模型和金属粉末直接制造密度近乎100%的金属零件。常用金属材料如工具钢、不锈钢、镍合金、铜合金、钛合金和钨合金等都已经试制成功,制造的金属零件正在逐步走向实际工业应用。
目前,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直接制造100%密度金属零件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自动送粉工艺的激光熔化沉积技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以下简称LMD技术),另一种是基于预置铺粉工艺的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也称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以下简称SLM技术)。
由于粉末供给方式不同,LMD与SLM两者的技术路线和装备都有明显差异。LMD采用的是自动送粉,即在加工成形过程中,金属粉末是从储粉斗通过喷嘴同步喷射到熔池中,一次性完成粉末的送入、熔化、凝固成形,因此也称为一步法。
由于合金粉末是从喷嘴中动态喷出的,因此LMD技术中的激光光斑不能够太小,否则大部分金属粉末将不能够被激光捕捉;而且由于激光与工件的相对运动是采用机床来实现的,机床的加速度和速度都较小,成形制造精密构件时沉积效率将会很低。因此,LMD工艺一般采用较大的光斑直径,所制造的零件形状相对比较简单,成形线宽较宽,空间分辨率较低,成形件精度较差,一般在毫米量级。所以,LMD技术成形零件后续机加工较大。然而,LMD技术的显著优势之一是,成形装备可以借用发展十分成熟的通用机床,制造大尺寸零部件所用的装备制造难度系数不高。因此,LMD技术可以制备大尺寸的零件,其投影面积尺寸可达到数平方米。
而SLM技术则采用预置铺粉的方式,即预先在成型缸中铺设一层一定厚度的金属粉末床,然后采用激光束对合金粉末层实现选择性熔化。这种粉末先预置、然后熔化成形的工艺又称为两步法。
SLM成形工艺中,由于合金粉末处于静止状态,因此采用很小的激光光斑也能够有效捕捉住合金粉末,实现高精度成形。而且,由于采用扫描振镜实现激光与工件的相对运动,扫描振镜的基本特性使得激光束的扫描速度、跳转速度和加速度比LMD采用机床时的对应参数大得多。因此,与LMD相比,SLM技术的最小成形线宽小得多,成形件的空间分辨率、成形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高得多。而且,由于是采用铺粉工艺,粉床可以作为悬挂结构的支撑。上述种种原因使得SLM技术特别适合具有精细复杂结构的金属零件的净成形。
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
现有技术中,SLM技术制造金属零件1通常是在成型缸2内完成,如图1所示,具体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按照待加工金属零件1所需要的精度,采用SLM设备中专门设计的软件对待加工金属零件1的三维CAD模型按照一定厚度进行分层切片,获得金属零件1的每层平面轮廓扫描信息。为保护金属在加工过程中不被氧化,成型缸2和储粉斗(或者储粉缸)3均需要采用气体保护,一般地将成型缸2置于气氛室4中,气氛室4中可以充入各种保护气氛,如氩气、氮气等。有的设备还会在成型缸2周围布置加热保温装置,使其具有预热缓冷功能。在制造金属零件1过程中,储粉斗3中的金属粉末5被送往成型缸2,自动铺粉器7以成型缸2的上表面台面6作为基准面将粉末铺平。铺粉时成型缸2的整个区域都需要铺满金属粉末5(如图1所示的铺粉后成型缸俯视图)。由于传统SLM设备成型缸2的大小是固定的,因此在制作金属零件过程中,整个零件高度内,成型缸2内将铺满金属粉末;计算机控制系统按照所需加工零件给定的图形信息驱动扫描振镜,使得激光束在粉床表面实现选择性扫描、熔化金属粉末,熔融粉末快速冷凝后就形成金属零件1的一层;然后成型缸2的活塞下降一个单层厚度的高度,重复铺粉-激光选择性扫描-熔化成形过程;通过上述过程熔化粉末层的层层叠加,即获得了金属零件1。储粉斗3可以置于成型缸2的侧上方(此时一般称为储粉斗),也可以平行放置在成型缸2的侧面(此时一般称为储粉缸)。储粉斗可以置于气氛室4,也可以置于气氛室4外;但是储粉缸必须置于气氛室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1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