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1575.3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8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樱井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李婷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便携电话、智能电话、平板机(tablet)等无线通信机的具有频带宽度较宽的频带特性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能够实现频带宽度较大的频带特性的天线装置,提案有基于CRLH(Composite right- and left-hand,混合左右手)构造的天线装置(参照非专利文献1)。
该基于CRLH构造的天线装置例如具有图3所示的构造。图3示出现有的基于CRLH构造的天线装置,(A)是天线装置的平面图,(B)是天线装置的底面图。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天线装置中的回波损耗(return loss)与频率的关系的图表。
图3所示的天线装置101在基板102的表面侧以及背面侧具备接地图案103。而且,在基板102的表面侧,具备顶衬片(top patch),该顶衬片104通过通孔106以及线路105而与背面侧的接地图案103连接。另外,在基板102的表面侧,设置与接地图案103绝缘的馈电点107,导电盘108从该馈电点107延伸。导电盘108从馈电点107延伸、相对于顶衬片104具有既定的间隙并电容耦合。根据顶衬片104的形状、电容耦合中的导电盘108与顶衬片104的间隙量和线路105的长度,决定1次模式的频率较低侧(图4中以符号A表示的一侧)的谐振频率以及频带宽度。
另一方面,在基板102的表面侧,曲折线路(meander line)9从导电盘108的途中向与顶衬片104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延伸。将较细的导电盘多重折回而形成曲折线路109。根据该曲折线路109的形状,决定1次模式的频率较高侧(图4中以符号B表示的一侧)、以及3次~5次模式(在图4中3次模式以符号C表示)的谐振频率以及频带宽度。
而且,1次模式下频率较低侧的谐振与1次模式下频率较高侧的谐振电容耦合,从而与仅仅使用频率较低侧的谐振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频带宽度更宽的频带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mall Antennas Based on CRLH Structures: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agazine, Vol.53, No2, April 2011。
发明内容
然而,在该图3所示的天线装置101中,存在以下问题点。
即,通过改变曲折线路109的长度、宽度以及间距而进行1次模式的频率较高侧的谐振频率的调整,但存在该调整复杂且困难的问题。另外,通过改变顶衬片104和线路105的长度以及形状而进行1次模式的频率较低侧的谐振频率的调整,但该调整也复杂且困难。
而且,通过改变曲折线路109的宽度和间距而进行1次模式的频率较高侧的频带宽度的调整,但该调整也复杂且困难。
另外,通过改变顶衬片104以及线路105的线路宽度而进行1次模式的频率较低侧的频带宽度的调整,但该调整也复杂且困难。
另外,通过改变导电盘108与顶衬片104的间隔而进行1次模式的电容耦合的调整,但该调整也复杂且困难。
因此,本发明鉴于该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1次模式的谐振频率以及频带宽度的调整的、具有频带宽度较宽的频带特性的天线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某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连接于接地图案的第一直线状天线元件与连接于馈电点的第二直线状天线元件在顶端处电容耦合,使电感性单元间置于所述第一直线状天线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直线状天线元件各自的中间。
在此,“直线状天线元件”意思是指包含沿单方向细长地延伸成直线状的直线状天线元件部。
另外,在该天线装置中,优选所述电感性单元为芯片部件形态的电感器。
另外,在该天线装置中,所述电感性单元也可以为导电图案。
另外,在该天线装置中,优选第三天线元件从所述第二直线状天线元件的中间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未经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1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瓶头破碎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椎体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