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内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2034.2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石壮志;夏凤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切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切结构。
【背景技术】
在采用塑胶模具对产品进行成型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产品及流道进行剪切。若将产品及流道取出后进行人工剪切,操作麻烦,效率低下。
请参阅图1,图1绘示为现有技术一种模内切结构示意图。该二次模内切结构设于一塑胶模具,所述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上固定板10、母模板20、公模板30、垫板40、下固定板51。所述模内切结构包括:依序设立于所述公模板30与所述下固定板51间的第一上顶板50、第一下顶板60、第二上顶板70、第二下顶板80;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顶板50与所述第一下顶板60之间的限位柱90,所述限位柱90的另一端皆延伸至所述公模板30、母模板20结合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上顶板70与所述第二下顶板80之间的顶针91;顶杆92,顶出时抵持于所述第二下顶板80下方。其中,所述顶杆92未顶出时,所述第一下顶板60与所述第二上顶板70间具有间隙;所述顶针91的顶端具有切刀。
于使用时,所述顶杆92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二上顶板70、第二下顶板80向上运动,进而所述顶针91顶端的切刀将流道93与产品94切开。
然而,上述结构具有因为具有四个顶板,结构复杂,模具成本高;顶板的个数较多,增加模具高度,进而增加成型机吨位。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模内切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内切结构,解决现有技术模内切结构顶板多、结构复杂、模具高度较高、吨位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模内切结构,设于一塑胶模具,所述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上固定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下固定板,该结构包括:
上顶板,设于所述公模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之间;
下顶板,设于所述公模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之间,并位于所述上顶板下方;
顶杆,穿过所述下固定板并抵持于所述下顶板的下方;
限位柱,于合模状态下,其一端抵持于所述母模板,另一端抵持于所述下固定板,所述顶杆未顶出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下顶板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限位柱下方设有限位顶针;
第一顶针,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顶板之间,另一端具有切刀,所述顶杆未顶出时,所述切刀靠近产品与流道之间。
可选的,所述模内切结构还设有第二顶针,于合模状态下,其一端抵持于所述下固定板,所述顶杆未顶出时,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下顶板间具有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二顶针具有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切刀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50度。
可选的,所述切刀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距离的值等于所述流道胶位厚度值减去一个安全余量的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距离的值等于所述流道胶位厚度值减去一个安全余量的值。
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的模内切结构,于顶出时,所述顶杆推动所述上顶板及下顶板,所述第一顶针向上顶出,所述第一顶针顶部的切刀切割所述产品与所述流道,由于此时温度较高,易于切割,从而完成麽内切动作。当所述下顶板运动了第一距离后,所述下顶板与所述限位柱下方的限位顶针接触,而所述限位柱上下端分别抵持于母模板及下固定板。因此,所述第一顶针受限不再运动,避免与母模仁碰撞损伤。可见,利用本发明的模内切结构,由之前的四个顶板减少为两个,顶板更少、结构简单、模具高度变小、吨位更小。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现有技术一种模内切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模内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合模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共同参阅图2,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模内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合模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模内切结构,设于一塑胶模具,所述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上固定板100、母模板101、母模仁102、公模仁103、公模板104、下固定板105,该结构包括:
上顶板106,设于所述公模板104与所述下固定板105之间;
下顶板107,设于所述公模板104与所述下固定板105之间,并位于所述上顶板106下方;
顶杆108,穿过所述下固定板105并抵持于所述下顶板107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内自动切料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滑动二次抽芯滑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