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敞口容器的防尘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2155.7 | 申请日: | 2014-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廖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淑丽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敞口 容器 防尘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敞口容器的防尘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敞口容器,在清洗完之后,特别是水杯在喝完水之后,容器里面还是湿的。这时候,如果用盖子盖上,容器里面残留的水迹便不容易干燥,易滋生细菌;如果不用盖子盖上,容器里面很快会进入灰尘,尤其是水杯,这样一天就可能要涮洗数次,浪费时间和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敞口容器特别是水杯的专用防尘收纳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敞口容器的防尘收纳装置,包含顶面,上端与所述顶面相连接的侧壁,以及在所述侧壁上所设的开口,所述顶面与所述侧壁构成敞口容器收纳部,所述开口构成敞口容器的进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收纳装置还可以包含与侧壁的下端相连接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高度、宽度略大于敞口容器的高度、宽度。可以让容器里的湿气尽快干燥,不容易滋生细菌。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高度略大于敞口容器的高度,宽度可以大于敞口容器的宽度加两指的宽度,方便持握。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侧壁可以一体形成。
进一步地,有底面的情况下,所述顶面、侧壁、底面也可以一体形成。
本发明提供的防尘收纳装置,能防止灰尘进入,从而有利于敞口容器尤其是水杯的下次使用,节约每一次使用前清洗容器的时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很多容器尤其是水杯是用玻璃或瓷等易碎材料制成的,可以将本装置作为包装的一部分,在容器出厂或旅行时附带,既可以替代容器盖子,又可以加强容器在运输途中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尘收纳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杯子放入本发明的防尘收纳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尘收纳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敞口容器的防尘收纳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正方形顶面23、以及相互连接的左侧壁24、右侧壁22、后侧壁25,各侧壁上端与所述顶面相连接,底面26不封闭,前侧面为杯子1进出本装置2的开口21。本实施例的所述顶面、侧壁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别形成后通过公知的方法,如粘接等接合成为一体。本实施例提供的敞口容器的防尘收纳装置可以方便地放置在桌子上、茶盘中,敞口容器,如杯子1,可以通过开口21方便地放入由顶面23、左侧壁24、右侧壁22、后侧壁25构成的敞口容器收纳部内,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敞口容器的防尘收纳装置,如图3所示,其包括圆形顶面123、侧壁124,侧壁124上端与所述顶面123相连接,底面126封闭,在侧壁124上设有杯子1进出本装置2的开口121。所述开口121的高度略大于敞口容器的高度,宽度大于敞口容器的宽度加两指的宽度。本实施例的所述顶面、侧壁、底面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别形成后通过公知的方法,如粘接等接合成为一体。本实施例提供的敞口容器的防尘收纳装置可以方便地放置在桌子上、茶盘中,敞口容器,如杯子1,可以通过开口121方便地放入由顶面123、侧壁124、底面126构成的敞口容器收纳部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