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2537.X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0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易芝玲;孙军帅;王化磊;潘成康;倪吉庆;潘振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资源 传输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设备,内容包括:监控接收到的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数据资源对应承载的业务类型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计算得到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对应的理论调度参数;利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信道测量结果,调整所述理论调度参数,并使用调整后的调度参数完成对接收到的数据资源的传输,这样根据信道测量结果调整得到的数据资源传输的理论调度参数,使得调整后的调度参数能够满足数据资源传输的信道要求,对于大带宽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频带资源使用率的最大化,提升大带宽系统的整体性能,满足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传输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在B4G(Beyond The Fourth Generation,后4代)甚至5G(The Fifth Generation,第5代)的通信网络中,各种互联网业务通过无线移动网络实现终端设备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这就意味着B4G和5G的宽带无线移动网络必将支撑更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B4G和5G的宽带无线移动网络中引入较4G更大的无线带宽资源(例如:带宽资源超过100MHz),但是当系统带宽超过100MHz时,如何保证移动互联业务的数据资源在宽带无线移动网络中高质量传输成为亟需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如何保证移动互联业务的数据资源在宽带无线移动网络中高质量传输的问题。
一种数据资源的传输方法,包括:
监控接收到的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数据资源对应承载的业务类型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计算得到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对应的理论调度参数;
利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信道测量结果,调整所述理论调度参数,并使用调整后的调度参数完成对接收到的数据资源的传输。
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含了数据资源的容量信息以及发送所述数据资源的时间间隔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数据资源对应承载的业务类型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所述数据资源的时间间隔信息是否大于设定时间信息;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所述数据资源的时间间隔信息大于设定时间信息,确定所述数据资源对应承载的业务类型信息为突发非连续性的低速率业务类型;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所述数据资源的时间间隔信息小于设定时间信息,确定所述数据资源对应承载的业务类型信息为高速率、连续性业务类型。
根据确定的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计算得到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对应的理论调度参数,包括:
根据确定的所述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对应的业务特征参数信息,其中,所述业务特征参数信息包含了业务质量QoS的需求参数;
根据所述业务特征参数信息中包含的所述QoS的需求参数,计算得到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对应的理论调度参数。
所述理论调度参数至少包含了数据资源的调制方式;
利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信道测量结果,调整所述理论调度参数,包括:
判断计算得到的所述理论调度参数中包含的数据资源的调制方式是否与所述信道测量结果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阻燃抗拉电线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琴案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