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钾铝酸钠溶液中分离氧化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3134.7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8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凿元 |
主分类号: | C01D5/00 | 分类号: | C01D5/00;C01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4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钾铝酸钠 溶液 分离 氧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从含钾铝酸钠溶液中分离氧化钾的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从蒸发后的含钾铝酸钠溶液中分离氧化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钾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农用肥料,工业上通过盐湖水、钾盐矿等水溶性含钾资源生产氯化钾,再将其中一部分转化成硫酸钾等其它钾盐产品。非水溶性钾矿为另一含钾资源,国际上对其利用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因生产成本高于水溶性钾盐而没有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我国水溶性钾资源稀少,非水溶性钾矿储量巨大,后者亦因成本高昂而未工业应用,因此仍需大量进口氯化钾。
铝土矿、石灰中存在少量含钾矿物,氧化铝生产条件下,大部分钾进入溶液循环积累,最后通过赤泥、碳碱、结疤排出。虽然氧化钾有益流程,但其价格远高于氧化钠,损失掉非常可惜。
在用富钾含铝原料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时,含钾铝酸钠溶液先碳酸化分解使苛性碱转变为碳碱,再跟据碳酸钾和碳酸钠溶解度的差异,通过蒸发实现二者分离,由于碳酸钾的溶解度远大于碳酸钠,为获得碳酸钾,需将碳分母液全部蒸干,且蒸发过程大量析出钾、钠碳酸盐的混合物,分离成本高,该法只在原苏联工业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从含钾铝酸钠溶液种分后的循环母液中分离氧化钾,使其转变为硫酸钾以复盐的形式析出。发明不影响拜尔法工艺,节能,可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实现氧化铝、硫酸钾的联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含钾铝酸钠溶液中分离氧化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种分母液蒸发到Na2Ok180g/l~280g/l后,降温至20℃~70℃,按母液中的K2O全部反应生成钾钠芒硝(3K2SO4·Na2SO4)理论量的1.5~2.5倍加入粉状无水硫酸钠(或不降温加入明矾石矿,使矿石中的硫酸铝与热母液反应生成铝酸钠和硫酸钠,再除杂、种分、蒸发、降温),搅拌反应120~210分钟,此时,母液中的K2O和加入的Na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2SO4和Na2O,K2SO4再与过量Na2SO4生成溶解度更小的3K2SO4·Na2SO4析出,分离效果见表1。固相产物为3K2SO4·Na2SO4、Na2SO4和少量Na2CO3的混合物,洗涤后可依据相图分离出硫酸钾产品,剩下含少量碳酸钠杂质的硫酸钠循环使用;或者先加少量硫酸使阴离子完全转变为SO42-,再分离为硫酸钾和硫酸钠;也可加酸后通过氯化钾将混合物转化为纯硫酸钾。当硫酸钠加入量和铝酸钠溶液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在所给区间之外,或者先加入硫酸钠,再降温,亦会将氧化钾从铝酸钠溶液中分离,但分离收率或者经济性会打折扣。
表1不同条件下含钾铝酸钠溶液中加入Na2SO4产生的氧化钾分离效果
一种从含钾铝酸钠溶液中分离氧化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硫酸钠需在溶液中先溶解,再析出,在20℃~70℃的温度区间,采用高浓度,高温度,低浓度,低温度的反应条件有利硫酸钠溶解,可提高氧化钾转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凿元,未经赵凿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南瓜鸭肉锅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锥形展示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