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双联三通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3178.X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磊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董彬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三通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制造双联三通的模具。
背景技术
三通为管件、管道连接件。又叫管件三通或者三通管件,三通接头,用在主管道要分支管处。制造三通的方法为经加热,放入成形模中,经过注塑成型冷却后即得到三通。
目前市场上三通的使用量很高。而当需要将两个三通并排使用时,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将两个三通并联来实现。在目前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的情况下,一般只能通过其他固定装置对两个三通进行分别固定,这样既不能美观而且连接也不够牢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双联三通的模具,从而制造出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产品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双联三通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用于形成第一三通的第一三通成型组件和用于形成第二三通的第二三通成型组件,所述第一三通成型组件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三通的主管部分的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二三通成型组件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二三通的主管部分的第二环形腔,并且,所述模具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相互连通的条形腔。
优选地,所述条形腔中容纳有芯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芯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腔相连通的通孔型腔,并且所述模具还包括能够同时贯穿所述条形腔和通孔型腔的通孔芯柱。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孔型腔和所述通孔芯柱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芯块上设置有X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通成型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三通的支管的第三环形腔,所述第二三通成型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二三通的支管的第四环形腔,其中,所述第三环形腔能够与所述第一环形腔组成一体的注塑型腔,所述第四环形腔能够与所述第二环形腔组成一体的注塑腔室。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腔由第一芯柱和第一环形壁构造形成,所述第二环形腔由第二芯柱和第二环形壁构造形成,所述第三环形腔由第三芯柱和第三环形壁构造形成,所述第四环形腔由第四芯柱和第四环形壁构造形成;并且当所述第三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芯柱的侧面贴合以及所述第四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芯柱的侧面贴合时,所述通孔芯柱贯穿所述条形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芯柱、通孔芯柱和第四芯柱轴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滑块上,该滑块能够沿着所述第三芯柱、通孔芯柱和第四芯柱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腔、条形腔和第二环形腔移动。
优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三芯柱和所述第四芯柱上的金属套圈,其中,制造所述双联三通的工艺完成后所述金属套圈能够贴合在所述第一三通的支管和所述第二三通的支管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模具包括能够合型的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条形腔、通孔型腔、第三环形腔、以及第四环形腔均由所述上模和下模合型形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双联三通的制造。也就是说,第一三通成型组件能够注塑成型第一三通,第二三通成型组件能够注塑成型第二三通,而第一三通和第二三通可以通过由条形腔所注塑成型的连接部位而彼此连接。从而,两个三通之间的连接以及两个三通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都不再需要其他的固接件。因此,产品管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外形美观。并且,使用这样的模具进行注塑可以使得材料浪费较少,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造双联三通的模具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环形腔 11第一芯柱 12第一环形壁
2第二环形腔 21第二芯柱 22第二环形壁
3条形腔 31芯块 311X形凹槽
4通孔型腔 41通孔芯柱 42通孔芯柱窄端
5第三环形腔 51第三芯柱 52第三环形壁
6第四环形腔 61第四芯柱 62第四环形壁
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磊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磊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1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 下一篇:一种IMD压料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