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智能终端远程切脉的脉诊仪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3719.9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0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冰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05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智能 终端 远程 切脉 脉诊仪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利用智能终端远程切脉的脉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诊仪由脉搏检测器及脉搏模拟器、智能终端和客户端软件组成,智能终端包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腕带、及带有智能功能的设备;脉搏检测器通过数据线接口、连接线与智能终端的麦克和耳机接口连接,脉搏检测器的三个脉搏检测传感器与被检测人的寸关尺脉搏接触;脉搏模拟器通过数据线接口、连接线与另一部智能终端的麦克和耳机接口连接,医生号脉的手指与脉搏模拟器的三个振动器相接触;智能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相互通讯,安装并运行客户端软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智能终端远程切脉的脉诊仪,其特征在于,脉搏检测器是独立构成远程切脉的脉诊仪的装置,它包括脉搏检测传感器、放大滤波模块、频率转换模块、频率合成模块、数据线接口、外壳,脉搏检测传感器、放大滤波模块、频率转换模块、频率合成模块置于脉搏检测器的外壳内,脉搏检测传感器在外壳的下端,共有三个,分别与人的寸关尺脉搏对应;脉搏检测器侧面设有一个数据线接口,通过链接线与智能终端的耳机、麦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智能终端远程切脉的脉诊仪,其特征在于,脉搏模拟器是独立构成远程切脉的脉诊仪的装置,它包括分频模块、驱动模块、振动器、数据线接口、外壳,分频模块、驱动模块、振动器置于脉搏模拟器的外壳内,振动器在外壳的上面,共有三个,模拟寸关尺脉搏振动,与号脉的手指相接触,振动器包括磁铁、线圈、振动膜、滑轨及支架,线圈固定在支架上,磁铁固定在振动膜上中心位置,置于滑轨上,弹性材料的振动膜周边固定在支架上,磁铁在滑轨上下移动,带动振动膜振动;或将磁铁和线圈对调位置,即:将磁铁固定在支架上,将线圈固定在振动膜上;在脉搏仿真器的侧面设有一个数据线接口,通过连接线与智能终端的耳机、麦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智能终端远程切脉的脉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检测器及脉搏模拟器各自单独置于各自外壳中,作为一个独立装置使用,或将脉搏检测器和脉搏模拟器置于一个外壳中,形成一个带有检测脉搏功能的模拟脉搏振动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智能终端远程切脉的脉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检测器及脉搏模拟器的外壳制成腕带、手表或其它型状;或将插头直接制作在外壳上,直接插到智能终端的耳机麦克插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智能终端远程切脉的脉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检测器及脉搏模拟器与智能终端为有线连接,或采用无线耳机、麦克通讯模块式实现无线连接。
7.一种利用智能终端远程切脉的脉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变频叠加的信息传输方式,脉搏检测器的三个脉搏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的寸关尺脉搏信号,经三路放大滤波模块、频率转换模块,将寸关尺信号转换成三个不同的频率脉搏信号,然后经过频率合成模块合成一个寸关尺叠加信号,通过数据线接口、链接线与智能终端的麦克连接,通过麦克接口传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通过客户端软件,经过处理显示关尺脉搏信息,或通过移动互联网传给其它用户的智能终端上,或通移动互联网传到服务器上,或直接通过耳机传输给脉搏模拟器上;脉搏模拟器读取智能终端耳机发出的寸关尺叠加信号,通过分频模块,转换成寸关尺三个原始脉搏信号,通过驱动模块驱动寸关尺三个振动器,当振动器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就产生随电流变化的磁场,这一磁场和永久磁铁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使磁铁或线圈沿着轴向滑动,带动振动膜振动,来模拟寸关尺脉搏的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冰,未经孙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7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