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位存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写入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3953.1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5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彦;张哲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6/10 | 分类号: | G11C1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单元 非易失性存储器 写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填充数据(padding data)写入至多位存储单元(multi-bit per cell)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方法及系统。
现有技术
闪存为一种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装置,可以电性抹除或写入数据。相较于其它存储器,闪存的优点包括低功率、非易失性储存、高效能、物理稳定性、可移植性等。
闪存广泛使用于电子装置,特别是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动态图像专家组-1(MPEG-1)或动态图像专家组-2(MPEG-2)音频层面III(简称为MP3)播放器、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该些电子装置可使用各种界面协议,例如安全数字(SD)、微安全数字(μSD)、内嵌式安全数字(eSD)、内嵌式多媒体卡(eMMC)、通用串行总线(USB)、快捷外设互联标准(PCIe)、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等。
传统闪存又称为单位存储单元(single-bit per cell)闪存,其中一个存储单元储存一比特单位信息,因此,每个存储单元经写入后会有两种可能的状态。现代闪存又称为多位存储单元(multi-bit per cell)闪存,其中一个存储单元可储存多比特单位信息,因此,每个存储单元经写入后会有多于两种可能状态,因而可以提高存储容量或者降低制造成本。
闪存一般会包括多个实体数据区块(block),通常是由逻辑寻址与转换机制来确定数据的储存位置。藉此,每一实体数据区块即可共享于多个逻辑单位。对于多位闪存,当一命令所对应的逻辑单元遭到损坏时,则另一命令所对应的另一逻辑单元也可能遭到损坏。图1所示的两位存储单元闪存的数据区块,其包括多个数据页(data page)。每一字符线对应一对数据页,即,最低有效位(LSB)页与最高有效位(MSB)页。图式中所示的序号代表写入顺序。当逻辑单元所对应的数据页8和9被损坏,例如遇到电源中断,则另一逻辑单元所对应的数据页2和3的先前写入数据也可能会遭到损坏。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机制,在写入失败时,避免受到其它逻辑单元的干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有效地将填充数据写入至多位存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系统及方法,其具有高效能与低写入放大率(write amplification)。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接收写入命令及其主机数据,在写入主机数据至多位存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时,将填充数据写入至少一个较低有效位(LSB)页。其中,对于该写入命令,写入有主机数据的每一LSB页所对应的较高有效位(MSB)页也写入有主机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两位存储单元闪存的数据区块。
图2是示出第一机制,在写入失败时用以避免受到其它逻辑单元的干扰。
图3显示第二机制,在写入失败时用以避免受到其它逻辑单元的干扰。
图4A至图4C是示出第三机制,在写入失败时用以避免受到其它逻辑单元的干扰。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的方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将填充数据写入至多位存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7A至图7F是示出根据图6的流程将虚拟数据填充于数据区块。
图8是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将填充数据写入至多位存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9A至图9C是示出根据图8的流程将待回收(GC)旧数据与虚拟数据填充于数据区块。
图10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将填充数据写入至多位存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0 存储器系统
50 主机
51 控制器
511 界面
512 缓冲器
513 虚拟数据生成器
514 旧数据储存器
52 非易失性存储器
521 数据区块
61 接收写入命令
62 决定填充LSB页数量及填充LSB页指数
63 目前是否为LSB页
64 比较目前数据页的指数与填充LSB页指数
65 主机数据移至缓冲器
66 缓冲数据写入存储器
67 尚有数据页待写入
68 虚拟数据移至缓冲器
81 是否有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射X线除去用滤波栅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