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混合介质混输增压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3993.6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苏养元;张飞燕;高云峰;李毅;周永东;张夏妮;李路佳;王文斌;汪军平;石成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昆仑液压传动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04B19/06 | 分类号: | F04B19/06;F04B17/03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介质 增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气液混合介质混输增压机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2-4。现有的往复活塞压缩机包括气缸1、活塞2、十字头3、连杆4、、电机5。工作原理是将电能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电机5带动十字头3,十字头3转动带着连杆4左右往复运动,连杆4连着活塞2在气缸1内左右往复运动,实现吸入和排出。现有的往复活塞压缩机电机转速为每分钟1450转,即活塞每分钟压缩气体1450次(半封压缩机)或2900次(全封压缩机),活塞运动速度为每秒2~4米,甚至更快,完成一次吸气或排气过程的时间为0.02秒甚至更短,其进排气阀的进排气孔径的大小以及进排气阀片的弹性与强度均是按照气体流动而设计的。从气阀受力角度讲,气体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力比较均匀,且气体是可压缩的,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况且液体的密度是气体的几十甚至几百倍,因而液体流动时的动能量比气体大许多倍,产生的冲击力非常大,吸气中夹杂较多液体进入气缸时的流动属于两相流,两相流在气阀上产生的冲击力不仅强大而且频率非常高。
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往复活塞压缩机是将电能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电机带动十字头,十字头转动带着连杆左右往复运动,连杆连着活塞左右往复运动。活塞运动速度为每秒2~4米,甚至更快,工作时液态或液体随气体吸入往复活塞压缩机的气缸后,无法在排气过程中将液态或液体迅速排出,在活塞接近上止点(即行程末端)时被压缩而产生的瞬间高液压的现象通常被称为液击。液击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往复活塞压缩机受力件(如气阀、活塞、连杆、曲轴、活塞销等)的损坏,是往复活塞压缩机的致命杀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往复活塞压缩机由于液击而容易损坏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混合介质混输增压机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液压泵和气液增压缸,通过电机带动液压泵,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再通过气液增压缸,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为液压增压,增压过程可控制调节。经测试,活塞运动速度慢,完成一次吸入或排出过程的时间短,提高了增压机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混合介质混输增压机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电机1、联轴器2、液压泵3、液压泵出油管4、液压站5、A控制油路6、B控制油路7、气液排出管路及控制系统8、气液进入管路及控制系统9和气液增压缸10。联轴器2的一端与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泵3上的轴连接;液压泵出油管4的一端连接液压泵3,另一端连接液压站5。气液增压缸10上有油口A和油口B;A控制油路6与气液增压缸10上的油口A连接,B控制油路7与气液增压缸10上的油口B连接。气液增压缸10上分别连接有气液排出管路及控制系统8和气液进入管路及控制系统9。启动电机1,电机1带动联轴器2转动,联轴器2带动液压泵3旋转,从液压泵3排出的高压油经过液压泵出油管4送至液压站5,液压站5控制高压油进入A控制油路6或者B控制油路7。B控制油路7控制高压油进入气液增压缸10上的油口B,气液增压缸10向左运行增压,之前由气液进入管路及控制系统9进入到气液增压缸10的气液介质就会被增压后经气液排出管路及控制系统8排到外接设备。A控制油路6控制高压油进入气液增压缸10上的油口A,气液增压缸10向右运行增压,之前由气液进入管路及控制系统9进入到气液增压缸10的气液介质就会被增压后经气液排出管路及控制系统8排到外接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包括电机、液压泵和气液增压缸,通过电机带动液压泵,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再通过气液增压缸,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为液压增压,增压过程可控制调节。经测试,活塞运动速度由背景技术的每秒2~4米降为每秒0.08~0.23毫米,完成一次吸入或排出过程的时间由背景技术的0.02秒提高为2秒到5秒,提高了增压机装置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气液混合介质混输增压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联轴器,3-液压泵,4-液压泵出油管,5-液压站,6-A控制油路,7-B控制油路,8-气液排出管路及控制系统,9-气液进入管路及控制系统,10-气液增压缸。
图2是背景技术往复活塞压缩机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往复活塞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气缸,2-活塞,3-气阀,4-活塞杆,5-十字头,6-连杆,7-机身,8-电机,9-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昆仑液压传动机械厂,未经西安昆仑液压传动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位螺丝
- 下一篇:用于动力发电的调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