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多声道音频解码的时频混合缩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4529.9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王忆文;李平;任跃奇;龚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G10L19/02;G10L25/18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多声道 音频 解码 混合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多声道音频解码的时频混合缩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多声道音频解码过程中各个声道需要进行的频时变换类型不同,把所有声道分为两组:需要进行长频时变换的为第一组,需要进行短频时变换的为第二组;
(2)对所述的两组声道的频域系数分别进行频域缩混;
(3)对进行频域缩混后的第一组声道的频域系数进行长频时变换,对进行频域缩混后的第二组声道的频域系数进行短频时变换;
(4)对所述的经过长频时变换得到的时域系数与经过短频时变换得到的时域系数对应相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声道音频解码的时频混合缩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时变换实现频域系数到时域系数的变换,包括IMDCT计算、乘窗、叠加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声道音频解码的时频混合缩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的两组声道的频域系数分别进行频域缩混包括:对需要进行长频时变换的声道进行频域缩混和对需要进行短频时变换的声道进行频域缩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声道音频解码的时频混合缩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缩混是利用频时变换的线性性质,对需要进行相同类型频时变换的声道,按照对应声道的时域缩混系数对频域系数进行缩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声道音频解码的时频混合缩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频时变换与短频时变换的区别在于对应的IMDCT计算、乘窗、叠加操作有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5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线装置
- 下一篇:与赝配电子和光电器件的平面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