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填充物为万寿菊花的保健枕头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4929.X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梅;肖武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中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物 万寿菊 保健 枕头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来说就是涉及一种填充物为万寿菊花的保健枕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枕头的舒适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睡眠质量。传统的枕头只是为人们睡眠时提供一种头颈部的支撑依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越来越重视。各种具有保健功效的枕头不断涌现,这种能够有效地把保健和睡眠结合起来,不额外占用时间和精力就能够达到防病治病、内病外治的保健枕头深受人们欢迎,但或者功效单一,或者价格昂贵,或者制作复杂,或者具有副作用,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化痰功效,以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万寿菊为填充物的保健枕头及其制作方法。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专利产品一种填充物为万寿菊花的保健枕头,由枕套、枕芯和填充物万寿菊干花组成,其中枕套面料可以是全棉或者绸缎,结构可以是现有的任何可以拆卸、填充枕芯的枕套样式;枕芯面料是全棉无纺布,枕芯的三面缝合,其中一个侧面缝上尼龙拉链,便于向枕芯中填充万寿菊干花。
其制作方法如下:
采摘,其中的万寿菊花序采摘自7月份~8月份,因为采得太早,针状的花蕊太软;采得太晚,花落损失得又太多。
脱水,将采摘后的万寿菊鲜花送入悬浮式干燥器,通过控制热风进出的温度(热风进入温度为200℃,排出时温度为80℃),在热风作用下对万寿菊鲜花进行烘干,烘干后的万寿菊干花:10%≦含水量≦15%;因为含水量太高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令人感觉不舒服;含水量太低,干花容易在头部的枕压下破碎,也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紫外线杀菌,将烘干后的万寿菊干花经紫外线杀菌。
填充,将经紫外线杀菌后的万寿菊干花填充入枕芯中,拉上尼龙拉链,防止干花和针状的花蕊窜出枕芯,然后再将填充了干花的枕芯装入枕套即可。
其保健作用主要源于填充物万寿菊花的功效和作用。
据《中华本草》和《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万寿菊又别名臭芙蓉、金菊、黄菊、红花、柏花、里苦艾、蜂窝菊、金花菊、金鸡菊。
【化学成份】万寿菊的成分中含有万寿菊素、槲皮万寿菊素、万帮菊甙、槲皮万寿菊甙、α-三联噻吩、-罗勒烯酮、E-罗勒烯酮、柠檬烯、β丁香烯、万寿菊酮、辣薄荷酮、和辣薄荷烯酮;其花中含万寿菊素及其甙和槲皮万寿菊素、土木香脑、堆心菊素、玉红色素、堇黄质等色素及别万寿菊素。
【药理作用】花有香味,可作芳香剂;以前曾用作抑菌、镇静、解痉剂。其同属植物Tagetesminuta(T.glanduliflora)含挥发油,有镇静、降压、扩张支气管、解痉及抗炎作用。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风热感冒;咳嗽;百日咳;痢疾;腮腺炎;乳痈;疖肿;牙痛;口腔炎;目赤肿痛。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降火,化痰止咳。 ②《南宁市药物志》:平肝清热。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 ③《广西药植名录》:补血,通经,祛瘀生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专利运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借鉴传统验方,借助万寿菊所具有的平肝清热,祛风,化痰等功效,制成一款纯天然的保健枕头,结合人们睡眠时的生理特点和代谢规律,在人们睡眠过程中,通过头部压力和温度将枕中药物有效成分挥发出来,缓慢散发开去,通过肺呼吸吸收输布全身,同时其独特的性味作用于人体头颈部(颈椎、肌肉群、神经、毛细血管和皮肤等组织)、人体经络(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和穴位(大椎、陶道、大抒、肩中俞、哑门、风府、脑户、天柱、强间、百会、脑空、风池、翳风和玉枕等),使全身经络舒通,气血流畅,有效地把保健和睡眠结合起来,达到防病治病、内病外治的保健目的。
2、本发明专利产品的主要原料万寿菊资源丰富,取材方便,成本低廉。
3、本发明专利产品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不额外占用时间和精力。
4、本发明专利产品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化痰、镇静、杀菌、止痒等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中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中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