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散热泵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5504.0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丰平;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格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58;H02K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散热 组件 | ||
1.一种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包括具有腔室的泵壳本体(1),所述的泵壳本体(1)上设有与腔室相连通的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所述的腔室内设有叶轮(13),所述的泵壳本体(1)一侧设有电机(2),所述的电机(2)与叶轮(13)相连且能带动叶轮(1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呈卧式设置,在电机(2)背部骑跨有控制器(3),在电机(2)和控制器(3)之间设有防止控制器(3)脱离电机(2)的定位结构,所述控制器(3)与电机(2)相连且控制器(3)能控制电机(2)工作,所述的控制器(3)与电机(2)之间设有若干沿着电机(2)轴向延伸的散热片(4),相邻的散热片(4)之间形成散热通道(5),所述的电机(2)后端固定有散热风扇(21),在散热风扇(21)的外围罩有防护罩(22),在防护罩(22)上设有进风格栅(23),所述的防护罩(22)的出风口(223)与所述散热通道(5)对接,所述的泵壳本体(1)和控制器(3)之间留有供散热通道(5)内气流输出的间距(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背部呈圆柱面拱起,所述的控制器(3)腹部呈弧形凹口,所述的弧形凹口扣合在圆柱面拱起上,所述的散热片(4)固定在控制器(3)腹部的弧形凹口内且与控制器(3)连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22)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221),在筒体(221)的外端固定有所述进风格栅(23),筒体(221)内端下部与电机(2)端部之间密封连接,在筒体(221)内端上部具有扩口部(222)从而形成与上述散热通道(5)对接的出风口(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4)上设有能将所述的出水通道(12)的水流自动引导至散热片(4)上且自动回流至进水通道(11)从而降低散热片(4)温度的水循环结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结构(7)包括设置在散热片(4)上且能与每一个散热片(4)相连的过水通道,所述的过水通道一端与进水通道(11)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通道(1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通道包括设置在散热片(4)上且轴向贯通散热片(4)的通孔(71),相邻的两个散热片(4)之间设有弧形接管(72)且弧形接管(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片(4)上的通孔(71)相连,各通孔(71)通过弧形接管(72)依次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通道包括若干轴向设置在散热片(4)上的散热管(73),每一个散热管(73)均抵靠设置在所述的散热片(4)上,且所述的散热管(73)通过若干U型管(74)依次首尾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管(73)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散热片(4)的侧壁上且位于散热片(4)的根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上设有插槽(8),所述的控制器(3)上设有插头(8a),且当控制器(3)骑跨在电机(2)上时所述的插头(8a)插于插槽(8)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电机(2)上的定位柱(9)和设置控制器(3)上的定位孔(9a),所述的定位柱(9)插于定位孔(9a)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格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格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55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条码扫描器
- 下一篇:卫勤力量模块化测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