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调谐补偿成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6521.6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世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8 | 分类号: | H02H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谐 补偿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设备,具体是一种智能调谐补偿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综合性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电网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过电压绝缘水平的选择,而且对通讯干扰、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和供电负荷的增加,城市配电网系统的出线绝大多数为电缆出线,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根据国家原电力工业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在接地点容易引起电弧,进而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造成相间短路。故应限制接地电流,保证设备运行可靠。
装设于配电网中性点的可调电感线圈,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可形成与接地电流大小接近但方向相反的感性电流以补偿容性电流,从而使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或接近于零,当电流过零电弧熄灭后,可调电感线圈还可减小故障相电压的恢复速度,从而减小电弧重燃的可能性。
这种接地系统又叫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
现有的有关规程对谐振接地系统的规定,仅适用于不带电调整分接头、不能自动调谐。这种可调电感线圈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调节不方便,必须退出运行才能调分接头。
(2)判断困难,因为没有实时监测电网电容电流,无法对运行状态作出准确判断,因此很难保证失谐度和中性点位移电压满足要求。
(3)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如果电网运行方式经常变化,要求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手动的电感线圈不可能始终运行在最佳档位,电感线圈的补偿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不能总保持在过补偿状态下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调谐补偿成套装置,以解决上述的调节不方便、判断困难、不能自动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调谐补偿成套装置,包括接地变压器、隔离开关、调匝式电感线圈、电流互感器、阻尼电阻、有载开关、微机控制器和零序CT,
所述接地变压器依次经过所述隔离开关、调匝式电感线圈和电流互感器接地,所述阻尼电阻并联在所述调匝式电感线圈的二次侧;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微机控制器相连;
所述调匝式电感线圈的一次侧通过所述有载开关与所述微机控制器相连;
所述零序CT与所述微机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微机控制器包括:
主控板,以DSP为数据处理核心,集中处理整套装置的全部程序,执行全部的数据输入输出、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工作;
多路开关,通过信号放大器和A/D转换器与所述主控板相连,用于引入各测量信号;
第一I/O接口,所述第一I/O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板,另一端连接第一光电隔离器,用于引入所述调匝式电感线圈的档位信号;
驱动器,通过第二光电隔离器和第二I/O接口与所述主控板相连,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板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所述调匝式电感线圈的档位,或发出报警信号;
显示器,用于显示系统电压、位移电压、调匝式电感线圈的电流、频率、残流、脱谐度、时间参数;
打印机,用于随时打印系统故障信息或查询打印;
串行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实现通信;
键盘,用于输入人工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主控板采用工业控制双DSP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串行接口包括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接地变压器采用Z型接线方式。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接地变压器采用ZN,yn11接线方式。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阻尼电阻为不锈钢电阻。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智能调谐补偿成套装置可以自动适时的监测跟踪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快速地调节调匝式电感线圈的电感值,以跟踪补偿变化的电容电流,使失谐度始终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智能调谐补偿成套装置在调匝式电感线圈二次侧并有阻尼电阻,可以限制在调节电感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中性点电压升高,以满足规程要求不超过相电压的15%。当电网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阻尼电阻可由微机控制器将其短路,以防止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世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世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变位机
- 下一篇:一种发酵型蜂蜜低醇饮料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