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料组合物及多层涂膜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6604.5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5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博视;大西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33/14 | 分类号: | C09D133/14;C09D175/06;C09D175/08;B05D1/36;B05D7/14;C09D5/00;C08G18/48;C08G18/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安佳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组合 多层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组合物及使用该涂料组合物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汽车车体中的涂膜形成方法,广泛推行了如下的方法,即,对被涂物实施电泳涂装使其加热固化后,进行中层漆涂料涂装→加热固化→底涂层涂料涂装→预加热(预备加热)→透明涂料涂装→加热固化这样的三涂二烘方式;及进行中层漆涂料涂装→加热固化→面漆涂料涂装→加热固化这样的二涂二烘方式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通常来讲,上述三涂二烘方式是在使用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底涂层涂料形成所谓金属色涂膜的情况下进行的,上述二涂二烘方式是在使用含有着色颜料的面漆涂料形成白色、黑色等的所谓素色涂膜的情况下进行。
近年来,从节省能源的观点出发,研究了省略中层漆涂料的涂装后的加热固化工序,依次进行中层漆涂料的涂装→预加热(预备加热)→底涂层涂料涂装→预加热(预备加热)→透明涂料涂装→加热固化的三涂一烘方式、及依次进行中层漆涂料的涂装→预加热(预备加热)→面漆涂料涂装→加热固化的二涂一烘方式。
其中,从抑制有机溶剂的挥发导致的环境污染的观点出发,特别要求采用了将水性涂料作为上述中层漆涂料、底涂层涂料及面漆涂料使用的上述三涂一烘方式及二涂一烘方式。
然而,在使用了上述水性中层漆涂料及水性底涂层涂料的三涂一烘方式、及使用了水性中层漆涂料及水性面漆涂料的二涂一烘方式中,在水性中层漆涂料与水性底涂层涂料的层间、水性底涂层涂料和透明涂料的层间、或者水性中层漆涂料和水性面漆涂料的层间产生因层间作用导致形成涂膜的平滑性及鲜映性下降的情况,成为问题。
另外,在省略了上述加热固化工序的、三涂一烘方式及二涂一烘方式的涂装方法中,由于削减了中层漆涂料涂装后的加热固化工序,因此进行一次加热固化工序。从底材的表面状态(凸凹)隐蔽的角度来看,上述三涂一烘方式和二涂一烘方式较之于以往的涂装方法而言,其工序更为不充分,条件更为严苛,特别是当变成电泳涂装面等底材的表面粗糙度大等的恶劣状况的情况下,由于更为敏感地受到中层漆涂料涂装时的底材的影响,所以存在容易产生形成涂膜的平滑性及鲜映性下降的趋势,因而也成为问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利用水性中层漆涂料、水性底涂层涂料及透明涂料的三涂一烘方式的多层涂膜涂装工序中,在调整为特定的固体成分含量的中层漆涂膜上涂装特定的水性底涂层涂料,在调整为特定的固体成分含量后,涂装含有含羧基的化合物及多氧化物的透明涂料,进而在特定的加热条件下,将中层漆涂膜、底涂涂膜及透明涂膜同时固化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然而,存在通过该涂膜形成方法得到的多层涂膜的平滑性及鲜映性变得不充分的情况。
作为抑制多层涂膜间的层间作用实现精加工外观提高的实例,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即,在被涂物上依次涂装第1水性着色涂料、第2水性着色涂料及透明涂料,将得到的3层的多层涂膜同时加热固化的三涂一烘方式,其特征在于,第1水性着色涂料(X)含有丙烯酸树脂(A)、固化剂(B)及聚氨酯树脂乳液(C),由第1水性着色涂料(X)形成的第1着色涂膜在涂装第2底涂层之前具有100%以下的水溶胀率及300%以下的有机溶剂溶胀率。然而,存在即使利用该涂膜形成方法得到的多层涂膜的平滑性及鲜映性也不充分的情况。
进而,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含有丙烯酸树脂(A)、固化剂(B)、和聚氨酯乳液(C)的水性涂料组合物,该聚氨酯乳液(C)由含有聚异氰酸酯成分和聚碳酸酯二醇成分的构成成分得到,聚异氰酸酯成分含有脂环族二异氰酸酯,聚碳酸酯二醇成分由含有脂环族二醇的二醇成分得到,并且,脂环族二醇含有碳原子数6以上的环亚烷基。
另外,记载了三涂一烘方式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即,在将上述水性涂料组合物作为第1水性着色涂料,在被涂物上依次涂装第1水性着色涂料、第2水性着色涂料及透明涂料,将得到的3层的多层涂膜同时加热固化。并且,作为第1水性着色涂料的优选方式,进一步还公开了含有特定低聚物的涂料组合物。然而,有时存在即使利用该涂膜形成方法,平滑性及鲜映性等的精加工外观提高效果也不充分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西涂料株式会社,未经关西涂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系统
- 下一篇:力传递装置和具有力传递装置的传动系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涂料组合物,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种聚合物的衍生物的涂料
C09D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D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