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翅片管的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6773.9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绿韵制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33 | 分类号: | B21D26/0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翅片管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翅片管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翅片管是在光管外表面安装翅片的管子,可分为套装翅片管和螺旋翅片管两种,它常常被用在各种换热器中,目的是让有限长度的管子尽量扩大换热面积和减小换热器的体积。
常规套装翅片工艺是预先用冲床加工出一批单个的翅片,然后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按一定的距离(翅距),靠过盈将翅片套装在管子外表面上,人工套装时,由于翅片的压入力有限,故套装的过盈量小,翅片容易松动。
翅片管制作方法是用无缝管(无缝钢管或无缝铝管)套上若干片带凸缘孔的铝箔做成翅片,然后用一个直径略大于无缝管内径的胀头,靠机械的方法,从无缝管的内部强行通过,从而将无缝管的直径胀大,使得带凸缘孔的翅片固定在无缝管上。机械套装时,由于压入力大,可以有较大的过盈量,翅片和管子的结合强度高,不易松动。
这种加工方法有如下缺点:1、胀管时,胀头与翅片管内壁局部接触,产生强烈的摩擦,极易将翅片管拉伤甚至拉裂;2、胀管时,翅片管的长度会有相应的缩短,且收缩量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在胀管加工前,留出一定的胀缩余量,待胀管加工完成后,再截成设计要求的尺寸,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3、由于传统加工方法不易实现自动化,较多的使用手工操作,造成人工工时过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管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实现翅片管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翅片管的质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装置实现的:
一种翅片管的加工装置,包括左夹头4、模具5、右夹头6和自动出件机构7,所述模具5由上模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下模组成,所述上模和下模都设有用来固定翅片管和翅片的凹槽。
所述右夹头6包括夹嘴601、夹紧套602、夹头体603、夹头芯604、紧定挡圈605、梯形螺套606和梯形螺杆607,所述夹头芯604中心开孔并与注液孔608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左夹头4封闭无缝管左端,所述左夹头4的夹头芯404为实心,所述左夹头4的其余结构与所述右夹头6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出件机构7为活塞式推动结构,以便目标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夹嘴601是在圆周方向分成三瓣。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芯604的锥度为5o-10o。
应用所述的翅片管的加工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a、送料:送料系统将翅片传送到下模,并固定翅片于下模槽中,穿入无缝管后,上模、下模合模,将翅片和无缝管完全封闭在模具5中;
b、装夹:旋转右夹头6的夹紧套602,同时将梯形螺杆607向相反方向旋转,夹紧套602中的内螺纹与夹头体603中的外螺纹相互作用,梯形螺杆607带动夹头芯604向左移动,无缝管右端密闭。同样的,旋转左夹头4的梯形螺杆607,将左端的无缝管密闭,使无缝管的内腔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
c、注液:向右夹头6的注液孔608内连续注入高压液体,使无缝管内腔的压力不断升高,而模具又把翅片和无缝管固定在模具的型腔之中,使被固定的无缝管在模具的约束下发生膨胀变形并与翅片紧密结合,形成目标产品翅片管;
d、拆模:拆开左夹头4和右夹头6,打开模具5,自动出件机构7将翅片管推出,得到成品翅片管。
本发明优点:
1、本发明所涉及的翅片管的加工装置及方法,翅片管的翅片的形状和翅片之间的片距是很重要的技术参数,本发明可以成排或成组地一次性生产出尺寸规格、翅片片距都符合技术要求的翅片管,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不同的翅片片距的翅片管;
2、本发明节约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和整机组装,生产效率比较现有技术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翅片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翅片管的加工装置的注液成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翅片管的加工装置的右夹头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翅片管的加工装置的夹嘴详图及A向视图。
图1至图4中的标号为:无缝管1,翅片管封板2,翅片3,左夹头4,模具5,右夹头6,自动出件机构7,夹头芯404,夹嘴601、夹紧套602、夹头体603、夹头芯604、紧定挡圈605、梯形螺套606,梯形螺杆607,注液孔60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绿韵制冷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绿韵制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