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涂覆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6952.2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辛宝山;徐跃林;丁卫国;李业庆;王晓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23/14 | 分类号: | C09D123/14;C09D123/12;C09D123/08;C09D1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共聚 聚丙烯 涂覆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涂覆料。
背景技术
编织袋/纸塑袋/薄膜符合用涂覆级聚丙烯,是通过挤出涂覆机均匀的涂覆在包装袋/膜内外侧的关键材料,该层涂膜能够起到粘结及防潮、防水的作用。涂覆后的包装袋/膜,其使用性能和外观会大大提高。国内目前涂覆料多使用在普通化学原料包装袋、水泥编织袋、日用生活品包装袋(如洗衣粉袋、大米袋等)以及高档印花编织布上。
目前,生产涂覆料技术以降解法为主。降解法制备涂覆料是将降解剂掺混在低熔指(多为2~3g/10min)均聚粉料里,再通过螺杆挤出机熔融造粒,造粒后的原料熔指高达30~40g/10min,甚至更高。化学降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熔指,提升流动性,使分子量分布变窄,满足涂覆机牵引转动时挤出膜的机械性能。造粒后,一般还要掺混一定比例的高压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其他粘性树脂(如松脂),有的还以接枝马来酸酐等粘性物来增加粘结性,以增加剥离强度。其掺混比例视涂覆机机头温度而定,一般温度越高掺混量越多。此种方法制备的涂覆料能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使用。但由于使用了化学降解剂,存在气味大且涂覆时易破膜和与基材的粘结性较差、易脱膜的缺点;且增加LDPE的量又会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涂覆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涂覆料,其原料组分包括母料和辅料,辅料的质量为母料质量的10%~20%;母料包括质量比为2-3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辅料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压低密度聚乙烯。
上述涂覆料通过选择均聚和共聚两种母料及适合的聚乙烯辅料进行混配,加工出了环保、机械性能高(如剥离强度、冲击强度)的涂覆料,且降低了成本。
上述涂覆料整体分子量分布窄,提高了流动性和减少了涂膜颈缩现象。辅料的选择能够协调整体分子量分布,增强了膜的强度和剥离力,制备时,用简单的物理掺混的方法使涂覆料整体分子量变窄,避免了复杂的化学降解带来的问题,上述各母料和辅料的混合使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协同效应。使用时,只要将各组分混匀、熔融挤出涂覆即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5~2.5。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涂覆料的均匀性、粘结性和机械性能,同时提高所得涂覆料的亮度。
无规共聚聚丙烯粉料的熔指为35±5g/10min;均聚聚丙烯粉料的熔指为45±5g/10min。这样可进一步保证涂覆料的机械强度。
无规共聚聚丙烯中含有质量含量为无规共聚聚丙烯总质量的3~5%的乙烯。上述由于有3~5%的乙烯分子无规的键合在聚丙烯大分子链上,使得共聚聚丙烯的粘性提高,耐冲击性提高,成本降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制备可参照申请号为200810196008的中国专利申请。均聚聚丙烯为间歇式均聚聚丙烯生产工艺。上述技术方案弥补了目前没有共聚涂覆料产品的空白。
上述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涂覆料,其原料组分还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硬脂酸钙,抗氧剂1010的质量含量为母料和辅料质量和的2~5‰;抗氧剂168的质量含量为母料和辅料质量和的2~5‰;硬脂酸钙的质量含量为母料和辅料质量和的2~5‰。
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硬脂酸钙掺混在造粒前的无规共聚聚丙烯中。
无规共聚聚丙烯在造粒前在粉料里分别掺混上述比例的助剂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及硬脂酸钙,加入捏合锅,经过在捏合锅里捏合3分钟左右,再放料至锥形锅,经过锥形锅搅拌15分钟,出料包装。均聚聚丙烯无需掺混助剂。这样保证造粒时无规共聚聚丙烯的降解可以忽略。均聚聚丙烯经过造粒后大幅度的降解,分子量分布变窄,与无规共聚聚丙烯掺混后有效补充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宽的问题,提高了涂膜的整体流动性。
造粒后,无规共聚聚丙烯粒料的熔指为35±5g/10min;均聚聚丙烯粒料的熔指为125±5g/10min。
在生产母料时按照要求投料,上述未提及的工艺参照现有技术;在造粒时,控制好各段螺杆温度。
无规共聚聚丙烯造粒和均聚聚丙烯造粒时,螺杆挤出机进料段的温度为170-190℃,混炼段的温度为210-230℃,压力段的温度为205-215℃,出料段的温度为180-190℃。
本发明未提及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透气性复合散热涂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