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双钢板内藏暗支撑组合剪力墙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7493.X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林;马恒;乔崎云;崔晓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纪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部 加强型 钢管 混凝土 边框 钢板 内藏 支撑 组合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双钢板内藏暗支撑组合剪力墙,应用于高层建筑,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高层建筑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剪力墙和由剪力墙组成的筒体是高层建筑抗震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高层建筑需要有较高的侧向刚度,因此结构设计中,抗侧力的设计时关键。剪力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它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影响着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近年来,大型复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对剪力墙及剪力墙组成的筒体的抗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延性较差,容易发生脆性破坏,这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十分不利。
钢板剪力墙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侧向刚度,有效降低框架的侧向位移,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随着钢板剪力墙的破坏,钢框架开始提供必要的侧向刚度,起到第二道防线的作用。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组合起来,能够弥补各自的缺点,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使结构拥有较大的承载力和刚度,具有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需要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因此剪力墙的设计必须要考虑抗侧力的设计,同时也应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新型抗侧力体系,既满足了抗侧刚度的要求,又满足了延性性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双钢板内藏暗支撑组合剪力墙及作法。保证钢板剪力墙在钢管混凝土边框底部加强的条件下,在墙体内部设置暗支撑,提高钢板剪力墙的受剪能力。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双钢板内藏暗支撑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墙体两侧的钢板2、暗支撑3。所述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是在其钢管柱底部植入纵向钢筋14并套以箍筋15,浇筑混凝土而成;所述钢板2布置在剪力墙墙体的两侧,两侧的钢板2打孔由栓钉9连接;所述暗支撑3是在两侧的钢板2内包的墙体中间设置一个由软钢板条带I10和软钢板条带II11交叉构成X字形的支撑,软钢板条带I10和软钢板条带II11的倾斜角度在45°与60°之间,在暗支撑3的两侧设置由水平布置的横向钢筋12和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竖向钢筋13组成的分布钢筋网4,并用拉结筋7将两侧的分布钢筋网4拉结,最后在两侧的钢板2之间浇筑混凝土。
所述两侧的钢板2与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的连接是在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上焊接竖向钢板条8,两侧的钢板2再与竖向钢板条8焊接而成的。
所述的暗支撑3与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的连接是暗支撑3的上部焊接在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与上边框梁5的交接处,暗支撑3的下部焊接在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与基础梁6的交接处。
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双钢板内藏暗支撑组合剪力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按一下顺序进行的:
1)配置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的钢管,在钢管底部植入纵向钢筋14,用箍筋15将纵向箍筋14进行可靠绑扎,并在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上沿竖向焊接钢板条8;
2)配置暗支撑3,将其与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进行焊接;
3)布置分布钢筋网4;
4)布置两侧的钢板2,并将两侧的钢板2分别与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钢管上的竖向钢板条8焊接,在两侧的钢板2上打孔,用栓钉9将两侧的钢板2连接;
5)往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1的钢管和两侧的钢板2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底部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双钢板内藏暗支撑组合剪力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