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及透明展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7659.8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8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斯博锐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液晶显示 展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平面显示板及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及具有透明液晶显示板的透明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透明显示技术因其透明的显示板这一特性及其独特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透明显示技术的核心是透明显示板,透明显示板是一种能够显示图像的透明板,它与传统的双面显示技术不同,双面显示板是一种能够在显示板两侧同时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件。 透明显示板在关闭时,板就仿佛一块透明玻璃;当其工作时,观看者不仅能够观看到在板上显示的内容,同时还能透过板观看到板后放置的物体及背景等。透明显示板的这种独特的光学特性决定了其在信息展示领域的广泛用途,尤其是在广告展示、形象展示、实物互动、特殊光学玻璃应用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物品展示、影音播放、人机互动等多维传播模式同时进行,更直观形象,更具视觉冲击力。
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各种应用于透明显示的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以及PDP显示器等显示技术以及一些新型的透明显示技术。其中,对于利用液晶显示器实现透明显示的技术,其所制成的非自发光的显示器件,仅利用外界光或者背光源即可实现显示,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环境要求宽泛、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廉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透明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通常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8801067.4的专利公开的结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下迷部分枸成:在相向的内面上分别具有电极的2块透明的基板之间封入了液晶的液晶单元,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观看一侧的、吸收具有与易透射轴垂直的方向振动面的线偏振光的吸收式偏振光板;配置到与上述液晶单元的观看一侧相反一侧的、反射具有与易透射轴垂直的方向的振动面的线偏振光的反射式偏振光板;以及配置到上迷吸收式偏振光板的观看一侧或者该吸收式偏振光板与上迷反射式偏振光板之间的滤色片。
然而,现有的透明液晶显示器存在诸多技术问题。首先,现有产品中透明液晶显示器中经过多层结构中各层的光吸收,导致光透过率降低、对比度降低,例如,要实现透明液晶显示屏的彩色显示,通常需要使用红、绿、蓝三色滤片,滤色片会吸收光线,而环境光线强度往往较低,这必然造成显示板的透明度降低,若降低滤色强度,虽然能提高透明度,但这也必然导致对比度降低,尽管可以采用增设光学片和导光板能够对环境光线进行补偿,但无疑会增加结构复杂性,明显造成了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制造和维护成本,且极易造成显示器成品率降低,同时,该设计容易造成显示板光源干扰环境光源,导致展示的物品识别、展示效果不佳等缺点;其次,现有的透明液晶显示器难以实现大尺寸显示,基本停留在32inch以内,难以满足大型展品展示需求,限制了其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
为提高光透过率,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解决方案:
1.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7997.3的专利公开了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增加透明子像素区域和带有非偏振化图案的偏光片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面板显示单元, 所述液晶面板显示单元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夹设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偏光片以及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彩色滤光膜,所述彩色滤光膜包括多个复合像素区域,其中每个复合像素区域包括多个彩色子像素区域以及一个透明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偏光片包括非偏振化图案,所述非偏振化图案在空间上与所述彩色滤光膜中的透明子像素区域相对应,光经过所述非偏振化图案其偏振态不发生改变。然而,在传统偏光片的生产过程中增加非偏振化图案的加工过程,进一步增加了生产难度和次品率,降低了生产线的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斯博锐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斯博锐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自动平衡配重进出立体车库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焊线用热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