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7764.1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龚家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家玉 |
主分类号: | C04B22/14 | 分类号: | C04B22/14;C04B22/06;C04B11/28;C04B103/6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411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用防裂抗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混凝土、尤其大体积混凝土及高强混凝土等,普遍存在收缩现象,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强度、防渗、抗腐蚀等性能降低。而目前市场上使用膨胀剂作为补偿收缩混凝土材料存在的明显缺陷是:混凝土的水化热高,混凝土收缩变形大,普遍存在混凝土开裂、渗漏等现象,同时,还较大幅度地降低混凝土强度。且国内各种类型的混凝土补偿收缩材料、诸如膨胀剂等,绝大部分都是利用纯原料进行高温处理,既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又给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地影响。而且,产品生产成本高,因此,该类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昂贵。
此外,国外进口产品虽说具有一定的防裂抗渗性能,但效果均不明显。因此,对于混凝土建筑,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高强度的混凝土建筑—如水电大坝、军事工程、核电站、地铁等,寻找一种能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和渗漏,一直是建筑科技工作者重大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旨在解决水电大坝、军事工程、核电站、地铁等特大体积混凝土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开裂和渗漏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控的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作为混凝土外加剂或混凝土掺合料的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下列组分:
粉煤灰 10-70份;
氟石膏 10-50份;
磷矿渣 10-70份。
以及,一种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按照上述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的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
将上述各组分进行球磨、混合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以粉煤灰、氟石膏和磷矿渣为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三种组分之间相互配合,既满足了混凝土早期水化矿物的需要,同时降低了水化温度,又有效地延长了混凝土后期膨胀时间,保障了混凝土后期收缩补偿;此外,磷矿渣的添加,能有效的与其他组分发生发应,生成大量高强度物质,显著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使得本发明所述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在制备水电大坝、军事工程、核电工程、地铁工程等特大体积混凝土以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时,在确保并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其防裂抗渗性能和稳定性能及耐久性能。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控,容易实现产业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的制备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常用的混凝土中,一方面,由于水泥用量较大,导致混凝土的水化温度较高、早期自收缩明显,因此,混凝土收缩变形大、容易开裂;另一方面,由于后期混凝土自由水的挥发,将进一步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收缩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抗腐蚀等性能。有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下列组分:
粉煤灰 10-70份;
氟石膏 10-50份;
磷矿渣 10-70份。
具体地,上述混凝土用防裂抗渗剂中,所述粉煤灰是燃煤火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对该粉煤灰进行合理利用,避免其对于环境、人体、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家玉,未经龚家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