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门锁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8867.X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1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岗;朱峰;朱俊岭;余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门锁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装置,尤其为一种具有无线控制及驱动装置的电磁门锁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电磁门锁,大多采用电磁铁加被吸附铁制品的结构形式,电磁铁和被吸附铁制品分别设于两个锁闭的锁具上。当电磁铁的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引力,将被吸附铁制品吸住,电磁门锁锁闭;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被吸附铁制品脱离电磁铁,电磁门锁开启。此类的电磁门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可靠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类的电磁门锁存在着明显的缺陷:(1)电磁门锁处于锁闭状态时需要持续的通电,能源消耗大;(2)上锁过程迟缓,不够灵敏;(3)无远程控制功能。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大规模普及,以及微型化研究的快速发展,让电子产品置入门锁内成为可行的方案。通过门锁的电子化和智能化,可以为门锁提供许多实用的新特征新功能,为用户提供新体验,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门锁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能源消耗大,上锁过程迟缓,无法实现远程智能化控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门锁,包括锁头和与锁头相适配的锁本体,所述锁本体内还滑动设有锁杆,所述锁本体内还包括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铁、永磁体和弹簧,所述的电磁铁连接锁杆,所述的弹簧两端连接电磁铁和永磁体,所述的永磁体固定在锁本体内;
所述的锁本体内还设有控制单元,其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数据连接;控制模块与电磁铁电连接;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上锁/解锁控制指令并传输给控制模块;
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以接收上述上锁/解锁控制指令并进行分析处理后,控制电磁铁电源的通/断;
所述的锁本体内还设有供电模块,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为上述组件提供电能。
较佳地,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与网关设备数据连接,网关设备通过互联网与云端服务器数据连接,上述的云端服务器再通过互联网与智能终端数据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门锁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上锁方法:
步骤一:智能终端发出上锁控制指令信号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分析处理指令信号后发送给网关设备,网关设备再将指令信号发送给无线通信模块;
步骤二:无线通信模块将控制指令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析处理指令信号并断开电磁铁电源;
步骤三:电磁铁在弹簧弹力作用下移动,将锁杆推进锁头中;
解锁方法:
步骤一:智能终端发出解锁控制指令信号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分析处理指令信号后发送给网关设备,网关设备再将指令信号发送给无线通信模块;
步骤二:无线通信模块将控制指令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析处理指令信号并接通电磁铁电源;
步骤三:电磁铁产生与永磁体相异磁极,并产生相互吸引力,电磁铁在磁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弹力作用移动,将锁杆从锁头中拉出。
较佳地,所述的智能终端发送控制指令给云端服务器,再通过网关设备传送至锁本体,该云端服务器及锁本体内的控制单元记录“上锁”、“解锁”信息,并进行存储。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磁门锁通过弹簧上锁,锁闭状态无需消耗任何的能源,节约能源;驱动装置简单合理,锁杆上配有轴向轴承提高上锁/解锁的顺畅性,减少上锁时间;远程无线通信实现智能化远程控制。微型化和智能化的设计,使得普通的门锁实现多功能性、实用性的提升,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生活享受和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中锁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中锁本体内部驱动装置的原理图;
图3绘示本发明电磁门锁的原理框图;
图4绘示本发明电磁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的电磁门锁的上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绘示本发明的电磁门锁的解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电磁门锁,包括锁头1和与锁头1相适配的锁本体2,所述锁本体2内还滑动设有锁杆3,所述锁本体2内还包括驱动装置4,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8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层滑动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功能型营养肥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