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金属化合物、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9236.X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季昀;蔡毓珊;廖家翎;曾美榕;林晋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贾静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金属 化合物 包含 发光 装置 照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有机金属磷光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亦称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以有机层作为主动层的一种发光二极管(LED)。由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低电压操作、高亮度、重量轻、广视角、以及高对比度值等优点,近年来已渐渐使用于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上。与液晶显示器不同,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所包含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数组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因此不需外加背光源。
一般而言,有机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一对电极,以及在电极的间的一有机发光介质层。发光是导由于以下的现象。当电场施于两电极时,阴极射出电子到有机发光介质层,阳极射出电洞到有机发光介质层。当电子与电洞在有机发光介质层内结合时,会产生激子(excitons)。电子和电洞的再结合就伴随着发光。
依据电洞和电子的自旋态(spin state),由电洞和电子的再结合而产生的激子可具有三重态(triplet)或单重态(singlet)的自旋态。由单重态激子(singlet exciton)所产生的发光为荧光(fluorescence),而由三重态激子(triplet exciton)所产生的发光为磷光(phosphorescence)。磷光的发光效率是荧光的三倍。因此,发展高效率的磷光材料以增进有机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效率是时势所趋。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其具有如式(I)或式(II)所示的结构:
其中,n为1或2;每一R1各自独立且为氢、C1-8烷基、C1-8烷氧基、C5-10芳香基、或C2-8异芳基;R2为氢、C1-8氟烷基、或C1-8烷基;A为N或CH;B为N或CH;D为N或CR3,其中R3为氢或C1-8烷基,其中R1、R2不同时为氢;且W、X、Y、及Z为符合以下(1)-(2)条件的任一者:(1)X及Z为N、W为CH、以及Y为C-R4,其中R4为氢、C1-8烷基、C1-8烷氧基、C5-10芳香基、或C2-8异芳基;以及,(2)W及Y为N、Z为CH、以及X为C-R4,其中R4为氢、C1-8氟烷基、C1-8烷基、C1-8烷氧基、C5-10芳香基、或C2-8异芳基。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装置,该装置包含一对电极;以及一发光单元,配置于该对电极之间,其中该发光单元包含上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本发明亦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引线框架;以及上述的有机发光装置,配置于该引线框架上。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I)及(III)的吸收光谱(UV)及光致发光光谱(PL)。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IV)及(V)的吸收光谱(UV)及光致发光光谱(PL)。
图3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VI)的吸收光谱(UV)及光致发光光谱(PL)。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照明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在不同的特征中所对应的数字和符号,除非另有注记,一般而言视为对应部份。所绘示的特征清楚地标明了具体实施方式的相关态样,且其并不一定依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2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