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温变尼龙电镀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9243.X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建邦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54 | 分类号: | C25D5/54;C25D5/14;C25D5/48;C23C18/32;C23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抗温变 尼龙 电镀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尼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抗温变尼龙电镀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尼龙电镀作为一种新型塑胶基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尤其是汽车、摩托车、家电领域。尼龙电镀件具有优异的耐热、高冲击强度,弹性变形小,耐摩擦和减震等性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尼龙电镀件不但量轻,而且还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塑胶尼龙电镀是现代加工工艺中典型的新材料和新工艺结合的技术,塑胶尼龙电镀制品不仅可以实现很好的金属质感,而且能减轻制品重量,在有效改善塑料外观及装饰性的同时,也改善了其在电、热及耐蚀等方面的性能,提高了其表面机械强度。但普通的尼龙电镀方式只适用于功能要求较低的汽车装饰件,如车门内外把手、汽车内外装饰件。在市场竞争日愈强烈的驱使下,普通的尼龙电镀已无法满足功能较高的工业需求。尼龙电镀仍是一种新技术,在很多方面还不能代替金属件。普通的尼龙电镀方法只能通过要求较低的冷热冲击测试,要求较高的冷热冲击测试无法通过,因此在尼龙电镀工艺上还需改进。
现有技术的尼龙电镀工艺当所用胶件含有PC料或其他耐火料、增强料等的掺杂,使得粗化时,基材的应力未完全得到施放或者粗化不到位,导致在冷热循环的高温状态时,因镀层和基材的结合力不好,而引起起泡;当镍层和铜层的厚度搭配不当时,做冷热循环,因镍层的应力较大,在高温或低温时被释放,这时需要利用铜层的延展性进行分散,当铜层的厚度未能完全分散应力时,造成镀层起泡,使得尼龙产品较难通过较高冷热循环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温变尼龙电镀生产工艺,以改善电镀件冷热循环测试的循环数、有效提高了电镀品的抗冷热性能、减少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抗温变尼龙电镀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外观定型的注塑产品放于烘烤箱进行烘烤;
B、将烘烤好的注塑产品夹持到挂具上;
C、通过化学镀设备对所述注塑产品进行选择性化学镀前处理及化学镀;
D、把夹持有表面生成一层镍磷合金薄膜的注塑产品的挂具进入预镀镍缸液中,以完成预镀镍工艺;
E、将完成预镀镍工艺的注塑产品进入光铜缸液中,以完成光铜工艺;
F、将完成光铜工艺的注塑产品进入先进入半光镍缸液中电镀,完成后再进入封口镍电镀;
G、然后将该注塑产品经过活化和钝化处理,进入光铬缸中,以使产品表面生成所需的铬层厚度,得到尼龙电镀产品。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抗温变尼龙电镀生产工艺,降低镀层与镀层、镀层与素材间的表面应力,取消光镍层后,每平方英寸可以减少5000~20000的应张力,增强各镀层间的结合力,可以将吸水性较强素材进行烘干,从而改善电镀件冷热循环测试的循环数,确保冷热循环功能测试的稳定性;有效提高了电镀品的抗冷热性能,使此工艺可以广泛应用到更高要求的尼龙电镀产品上;减少了不必要的工序,降低了电镀的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抗温变尼龙电镀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A、将外观定型的注塑产品放于烘烤箱进行烘烤,烘烤的时间根据材料性质不同烘烤时间不同,如:普通胶料的注塑产品烘烤2小时间左右。
B、将烘烤好的注塑产品夹持到挂具上。
C、通过化学镀设备对所述注塑产品进行选择性化学镀前处理及化学镀(即为电镀前处理),该电镀前处理过程为清洁注塑产品表面,接着根据材料耐药水特性,使得材料表面得到蚀刻并附着上具有催化化学镀的活性中心,以使注塑产品表面在化学镀槽中生成一层镍磷合金薄膜。根据所述注塑产品的实际效果调整该前处理的参数。
D、把夹持有表面生成一层镍磷合金薄膜的注塑产品的挂具进入预镀镍缸液中,以完成预镀镍工艺;即:根据注塑产品的实际所需效果调整该工艺的各种相关参数,以使注塑产品表面生成所需的镍层厚度。
E、将完成预镀镍工艺的注塑产品进入光铜缸液中,以完成光铜工艺;即:根据注塑产品的实际所需效果调整该工艺的各种相关参数,以使注塑产品表面生成所需的铜层厚度。
F、将完成光铜工艺的注塑产品进入先进入半光镍缸液中电镀,完成后再进入封口镍电镀,即:根据产品的实际所需效果调整所述半光镍缸液中电镀和封口镍电镀两个工艺的各种相关参数,以使注塑产品表面生成所需的镍层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建邦精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建邦精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