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矩传递装置的阻尼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9428.0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靖浩;兵藤义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有能沛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28 | 分类号: | F16H57/028;F16F15/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矩 传递 装置 阻尼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及手动变速器的离合器等转矩传递装置的阻尼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中,为了抑制在其联接时产生的冲击及在联接状态时传递的发动机的振动而构成有阻尼机构。
这样的阻尼机构以输入侧的弹簧保持板、输出侧的从动板以及螺旋弹簧为主要部件。
如图10(a)所示,弹簧保持板10在周向等间隔地设有从圆形的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11。
在邻接的突起部11之间,如假想线所示地,将螺旋弹簧13压缩规定量并沿周缘配置,与预加载的状态与两突起部11的在周向上相对的端面抵接。
如图10(b)所示,从动板15与弹簧保持板10同样地,具有从圆形周缘向外侧突出的弹簧承载部16。弹簧承载部16以与弹簧保持板10的突起部11相同的数量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
弹簧保持板10和从动板15使旋转轴一致而相互相对且可相对旋转地配置。从动板15的弹簧承载部16从轴向看以周向的两端缘与弹簧保持板10的突起部11的端缘重合的方式设定。
若弹簧保持板10和从动板15相对旋转,则在相邻的两个突起部11之间突出的弹簧承载部16的端缘按压螺旋弹簧13的一端,将螺旋弹簧13压缩在与螺旋弹簧13的另一端抵接的突起部11的端缘之间。由此,在锁止时来自输入侧的冲击及发动机的振动被吸收,防止向输出侧的变速机构部直接传递。在(日本)特开2010-007717号公报中也公开有同样的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07717号公报
但是,被保持在突起部11之间的螺旋弹簧13由于被施加预加载,故而在弹簧保持板10和从动板15相对旋转,由弹簧承载部16压缩螺旋弹簧13时,必须使转矩上升至弹簧承载部16受到的荷重与预加载对应的程度。
在此,在现有的阻尼机构中,与螺旋弹簧13的一端抵接的弹簧保持板10的突起部11的端缘和在相对旋转时按压螺旋弹簧13的该一端的从动板15的弹簧承载部16的端缘,从轴向看时,平行地形成。
另一方面,螺旋弹簧13由于在突起部11间圆弧状地配置,故而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内径侧的长度比外径侧的长度短。近来对减振的低刚性化的要求强烈,若增长螺旋弹簧13的全长,则该倾向更加显著。
其结果,螺旋弹簧13的内径侧比在线圈直径的中心线(作用线)上设定的均一的标称压缩量更大地压缩,局部成为较大的荷重。
弹簧承载部16的端缘与突起部11的端缘平行,故而在弹簧保持板10和从动板15欲相对旋转时,在弹簧承载部16施加螺旋弹簧13的内径侧的较大荷重。而且,若对弹簧承载部16施加较大的荷重,则不论低刚性化的要求如何,相对旋转开始时向从动板15传递的转矩变化的斜率都增大,故而作为阻尼机构,仍不能实现足够的冲击防止。
上述问题不仅在示例的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的阻尼机构中产生,对于其它的转矩传递装置的一般的阻尼机构也是同样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矩传递装置的阻尼机构,在弹簧保持板和从动板的相对旋转开始时从动板受到的转矩变化的斜率小,能够可靠地防止冲击。
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的阻尼机构包括:弹簧保持板,其与输入侧部件结合,绕中心轴旋转并且在周向上具有多个抵接部;从动板,其与输出侧部件结合,绕中心轴旋转并且与抵接部对应而在周向上具有多个弹簧承载部;螺旋弹簧,其将两端支承在弹簧保持板的邻接的抵接部并以预加载状态被保持,并且在弹簧保持板和从动板相对旋转时,从弹簧承载部推压一端而将弹簧保持板和从动板弹性地连接,其中,推压螺旋弹簧的一端的弹簧承载部的抵接缘相对于支承螺旋弹簧的一端的抵接部的端缘以自中心轴的径向外周侧比内周侧更向螺旋弹簧侧突出的方式倾斜,在螺旋弹簧的线圈中心的外周侧具有周向突出端。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相对旋转开始之初,周向突出端推压圆弧状配置的螺旋弹簧的压缩程度低的外径侧,故而向从动板4传递的传递转矩的变化斜率小,可靠地防止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阻尼机构的主要构成的图;
图2(a)、(b)是表示弹簧保持板的图;
图3(a)、(b)是详细表示抵接部周围的放大图;
图4(a)~(c)是表示从动板的图;
图5是表示从动板的弹簧承载部和弹簧保持板的抵接部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6(a)~(d)是表示均衡器的图;
图7(a)~(c)是详细表示阻尼机构整体的图;
图8(a)、(b)是表示阻尼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有能沛思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有能沛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车用变速箱
- 下一篇:连续旋转凸轮双向定点双向自锁曲柄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