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9678.4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亮;张圣杰;弓志青;陈相艳;孙卿;宋莎莎;程安玮;官琦;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多糖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多糖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针菇多糖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又名“毛柄金钱菌”,俗称“冬菇”、 “朴菇”,在《中国植物图鉴》上又称作“朴蕈”。在真菌分类中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小火焰菌属。因其菌柄外形细长,似金针菜,人们故称金针菇,香味清新高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国际市场中的消费量仅次于蘑菇和香菇。金针菇菌盖嫩滑、颜色嫩白,菌柄细脆,形美,味鲜,是世界上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每100g干金针菇中糖类60.2g,蛋白质31.23g,维生素(VB1、VB2、VPP、VC、VE、VD2)及矿物质也较为丰富(磷、钾、钠、钙、镁、铁、锰、硒),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024g和1.231g,含量平均高于其它菇类,由于含有能够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和智力发育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国外又称之为“增智菇。金针菇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保湿美容、抗肿瘤、降血脂、增强免疫的生物活性,正日益成为功能性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研究的热点。
CN103113487A公开了一种使用纤维素酶预处理,微波辅助萃取的同时制备金针菇多糖和蛋白的方法。CN101560264A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波作为辅助手段对金针菇菌丝体组织进行处理,同时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及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对金针菇菌丝体酶解获得金针菇多糖的技术。CN102702378A公开了一种对金针菇超微粉进行超声提取的提取金针菇多糖的方法。
但上述提取方法,提取率方面都不太好,不能更好的将其中的金针菇多糖提取干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金针菇多糖提取技术中提取率还有进一步空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率更高的金针菇多糖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金针菇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超微粉碎:将金针菇子实体烘干,超微粉碎机粉碎至200-400目得超微粉;
(2)混合加酶:向超微粉中加入20-30倍重量的水,加入纤维素酶1.3×105U/g-7.8×105U/g超微粉,pH4.5-5.5,温度50-60℃,酶解1.2-2.5h;再加入果胶酶2×104U/g-12×104U/g超微粉和木聚糖酶1.5×105U/g-9×105U/g超微粉,在pH4-6,温度45-60℃,酶解1.5-2.5h;
(3)超声提取:将步骤(2)所得酶解液在超声功率300-500W下提取15-35min,离心,得提取液;
(4)提取液经浓缩、醇沉、脱蛋白、脱色、透析、干燥,即得金针菇多糖。
优选步骤(2)中向超微粉中加入25倍重量的水,加入纤维素酶4.5×105U/g超微粉,pH=4.8,温度55℃,酶解2h;再加入果胶酶7×104U/g超微粉和木聚糖酶5.5×105U/g超微粉,在pH5.5,温度60℃,酶解2h。
优选步骤(4)中浓缩为将提取液浓缩至1/4-1/3体积得浓缩液。
优选步骤(4)中提取液经浓缩后在醇浓度为70%-90%条件下醇沉,沉淀析出后离心,弃去上清液,得醇沉多糖。
优选步骤(4)中提取液经浓缩、醇沉后所得醇沉多糖复溶后,加入木瓜蛋白酶3×106U/g醇沉多糖,酶解,酶解液再用Sevag法协助去除蛋白质,离心,弃去沉淀,得上清液。
优选步骤(4)中提取液经浓缩、醇沉、去蛋白后所得上清液加入活性炭脱色,离心,收集脱色液。
优选步骤(4)中提取液经浓缩、醇沉、脱蛋白、脱色后所得脱色液浓缩后于截留量为8000的透析袋流水透析2-3天。
优选步骤(4)中干燥为真空冷冻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超微粉碎、酶解联合超声提取,对金针菇多糖进行提取,提取效率显著提高且用时短,节省了原料和能源,并能保持多糖活性;并且发现,采用复合酶酶解时,先加入纤维素酶后加入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比3种酶单独加入或者一起加入时,提取率都有所提高,提供了一种金针菇多糖的高效提取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6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