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二次补光技术培育切花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9684.X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邓波;张智;宫艳敏;吴在生;胡勇胜;刘方;余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骏马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4 | 分类号: | A01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二次 技术 培育 切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育切花菊的技术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二次补光技术培育切花菊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花卉市场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切花菊作为花卉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品名为“神马”的秋菊为切花菊的主要品种,其主要消费市场在韩国、日本等国,在冬季,由于光照时间较短,切花菊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早开花,这样就造成切花菊高度不足,且花瓣较少,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而且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无法满足切花菊的培育要求,造成市场供应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二次补光技术培育切花菊的方法,将切花菊幼苗定植于大田中,开始进入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结束后进行短日照处理,日照时间小于11小时,切花菊进入生殖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分为九个阶段,依次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起始期,花苞鳞片分化初期,花苞鳞片分化终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期,小花原基分化终期,花冠形成初期,花冠形成中期和花冠形成后期,在由小花原基分化初期阶段进入小花原基分化终期阶段过程中进行二次补光,补光时间为晚上22:00至次日凌晨2:00,补光时长要求每天不少于3小时,连续补光3天,光强至少为55lux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补光时间可以为连续补光3小时或者间断补光3小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培育出的切花菊,一方面能增大旗叶面积,另一方面使切花菊的花瓣数量增加,从而使形成的花苞变大,同时利用该方法还能实现调节花期的目的,在培育切花菊的过程中,使切花菊能全年不间断供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利用二次补光技术培育切花菊的方法,将切花菊幼苗定植于大田中,开始进入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结束后进行短日照处理,日照时间小于11小时,切花菊进入生殖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分为九个阶段,依次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起始期,花苞鳞片分化初期,花苞鳞片分化终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期,小花原基分化终期,花冠形成初期,花冠形成中期和花冠形成后期,在由小花原基分化初期阶段进入小花原基分化终期阶段过程中进行二次补光,补光时间为晚上22:00至次日凌晨2:00,补光时长要求每天不少于3小时,连续补光3天,光强至少为55lux以上,在培育切花菊“神马”的过程中,为了使形成的花苞变大,以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在切花菊由小花原基分化初期阶段进入小花原分化终期阶段过程中进行二次补光,一方面能增大旗叶面积,另一方面使切花菊的花瓣数量增加,从而使形成的花苞变大,同时利用该方法还能实现调节花期的目的,满足市场全年的不中断供应。
进一步地,所述补光时间可以为连续补光3小时或者间断补光3小时,能根据切花菊的不同生长状况对补光的方式及时间进行微调,以达到预期的花苞大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一种利用二次补光技术培育切花菊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骏马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骏马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钴合金
- 下一篇:装载经超吸水剂方式进行部分处理的散装铁矿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