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松止滑螺合组件及其螺栓及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9877.5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1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叶俊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吉满堂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8 | 分类号: | F16B39/28;F16B35/04;F16B37/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松止滑螺合 组件 及其 螺栓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母组合,尤其涉及一种防松止滑螺合组件及其螺栓及螺母。
背景技术
螺合方式是用来组装物件的一种可行方式,其优点是组装方便。螺合方式是以螺合组件实现。螺合组件通常包括一具有外螺纹的螺栓,以及一具有内螺纹且与该螺栓外螺纹相配应的螺母。利用螺栓端部的內端面与螺母的內端面来共同迫紧而组装被组装物。
于实际使用时,由于相关机件的震动或其他因素,有时会于不同机件的邻接面之间产生松脱滑动现象。例如,在螺母的內端面与被组装物之间、以及在螺栓端部的內端面与被组装物之间,会产生松脱滑动现象。而现有的螺合组件,其螺母的內端面及螺栓端部的內端面皆设成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的內端面为一单纯的平滑面,其与被组装物的接触面之间未具防松止滑阻力。因此相关机件震动并传达至螺合组件及被组装物之间时,由于现有的螺合组件并无有效的防松止滑结构,因为久而久之会于现有的螺合组件与被组装物之间产生松脱滑动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放松止滑作用的防松止滑螺合组件及其螺栓及螺母。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松止滑螺合组件的螺栓,包括:一端体,该端体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第一外端面与一第一內端面,该第一內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一突齿,其间隔地由第一內端面的第一中央部向第一內端面的第一外周部呈幅射状延伸设置;以及一杆体,该杆体一体突出形成于端体的第一內端面的第一中央部,杆体于远离端体的杆端部具有若干个外螺纹。依据螺栓所设的若干个第一突齿,使得螺栓与被组装物之间具有防松止滑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松止滑螺合组件的螺母,包括:一端板,该端板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第二外端面,第二內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二突齿,其间隔地由第二內端面的第二中央部向第二內端面的第二外周部呈幅射状延伸设置;一螺体,该螺体一体形成于端板的第二外端面;以及一螺孔,形成于端板及螺体的中央部,螺孔设有若干个内螺纹。依据螺母所设的若干个第二突齿,使得螺栓与被组装物之间具有防松止滑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松止滑螺合组件,包括一螺栓与一螺母。螺栓包含:一端体,该端体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第一外端面与一第一內端面,第一內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一突齿,其间隔地由第一內端面的第一中央部向第一內端面的第一外周部呈幅射状延伸设置;以及一杆体,该杆体一体突出形成于端体的第一內端面的第一中央部,杆体于远离端体的杆端部具有若干个外螺纹。螺母包含:一端板,该端板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第二外端面与一第二內端面,第二內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二突齿,其间隔地由第二內端面的第二中央部向第二內端面的第二外周部呈幅射状延伸设置:一螺体,该螺体一体形成于端板的第二外端面;以及一螺孔,该螺孔形成于端板及螺体的中央部,螺孔设有若干个内螺纹,其与螺栓的若干个外螺纹相配应。依据螺栓及螺母分别所设的若干个第一突齿及若干个第二突齿,使得螺栓及螺母与被组装物之间具有防松止滑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若干个第一突齿沿螺栓旋松的方向呈螺旋状倾斜突出。使得螺栓具有防止往旋松方向的防松止滑阻力。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若干个第二突齿沿螺母旋松的方向呈螺旋状倾斜突出。使得螺母具有防止往旋松方向旋松的防松止滑阻力。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螺栓的杆体于若干个外螺纹与端体的第一內端面的第一中央部之间具有一粗径部。用以提高螺栓的抗扭力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螺栓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其设有一矩形连接孔,螺栓之端体的第一外端面具有一矩形连接体,其端部形成一圆弧端头,矩形连接体穿容于矩形连接孔,弧端头则抵挡于矩形连接孔的外部。依此,螺栓于端体的这一段可以藉着连接件而与其他物件相连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放松止滑螺合组件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螺栓的其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述螺栓的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放松止滑螺合组件的螺母外观图;
图5为图4所述螺母由反向所视的外观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放松止滑螺合组件的分解图;
图7为图6所示放松止滑螺合组件的部分组合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00——螺栓 110——端体
111——第一外端面 112——第一内端面
113——第一突齿 114——第一中央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吉满堂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吉满堂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其发动机和曲轴
- 下一篇:薄型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