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0182.9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钢;李昌飞;耿英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永磁 机构 真空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开关设备领域,涉及真空开关的操动机构和灭弧室结构,具体涉及一体化永磁机构真空开关。
背景技术
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是由永磁机构、真空灭弧室和其它必需的机构部件组成,具有分合闸操作功能,多用于对配电线路的控制和保护。永磁机构真空开关采用真空作为灭弧介质,其分断能力高、环保性佳,在电力、采矿、石油、交通运输、军工等行业的中压配电系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永磁机构真空开关主要是采用永磁机构驱动开关本体,永磁机构动铁芯通过驱动杆压缩波纹管使动、静触头闭合,外加控制器控制永磁机构。这种结构的真空开关,体积大、零部件多、可靠性差。传统的真空开关的灭弧室由波纹管的形变来提供触头运动的行程,波纹管漏气导致真空失效是其主要故障,其寿命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波纹管的疲劳寿命,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矿场等,较多的灰尘容易造成真空开关运动机构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永磁机构真空开关结构分散、零部件多、机械寿命短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一体化永磁机构真空开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化永磁机构真空开关,包括陶瓷外壳,陶瓷外壳内部为真空环境,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分别与陶瓷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陶瓷外壳内封装有永磁机构、驱动杆、导电杆、动触头和静触头;永磁机构通过驱动杆、导电杆与动触头相连接,第一接线端子与静触头相连接,第二接线端子与导电杆之间通过软连接线电性连接。
所述的永磁机构包括轭铁以及设置在轭铁内的永磁体,在永磁体内套装有动铁芯,永磁体的两侧还分别对称的设置有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设置在陶瓷外壳上的分闸线圈接线端子分别与分闸线圈相连接,设置在陶瓷外壳上的合闸线圈接线端子分别与合闸线圈相连接。
所述的陶瓷外壳上还设置有合闸状态检测接线端子、分闸状态检测接线端子,其分别与设置在轭铁内的合闸磁敏开关元件、分闸磁敏开关元件相连接。
当永磁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合闸磁敏开关元件处于闭合状态,合闸状态检测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当永磁机构处于分闸状态时,分闸磁敏开关元件处于闭合状态,分闸状态检测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的驱动杆的一端与动铁芯的相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两端开有滑槽的导向套的一端连接,导杆通过插销与导向套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提供触头超行程的触头弹簧套在导杆上,导杆与导电杆之间用绝缘连杆连接。
所述的导电杆穿过隔离挡板与动触头相连接,隔离挡板设置在驱动杆与动触头之间,隔离挡板与陶瓷外壳固定连接;
永磁机构通过固定圆筒与陶瓷外壳或隔离挡板相连接;隔离挡板还与屏蔽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屏蔽罩相连接。
所述的永磁机构具有两个稳定的工作位置,触头处于分闸、合闸状态时由永磁机构中的永磁体提供保持力,通过分别对分闸线圈、合闸线圈通电产生不同方向的电磁力实现永磁机构分闸、合闸状态的切换;永磁机构中内置的磁敏开关元件和相应接线端子,实现永磁机构分闸、合闸状态的非接触检测。
当合闸线圈通入电流时,动铁心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推动驱动杆、导电杆,使动触头和静触头闭合;闭合后合闸线圈断电,合闸线圈产生的磁通消失,永磁铁产生的磁通保持,动静触头在永磁力的作用下保持闭合状态;磁敏开关元件处于闭合状态;
当分闸线圈通入电流时,动铁心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拉动驱动杆、导电杆,使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分离后分闸线圈断电,分闸线圈产生的磁通消失,永磁铁产生的磁通保持,动静触头在永磁力的作用下保持分闸状态;磁敏开关元件处于闭合状态。
当合闸线圈通电时,驱动杆在动铁心的作用下,带动导向套向右端运动,压缩触头弹簧,最终使动触头实现闭合;当触头闭合时,触头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产生足够的触头压力,以保证良好的电接触。
所述的轭铁、动铁心为电工纯铁材料,永磁体为钕铁硼材料,驱动杆采用不锈钢制成,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采用漆包铜线绕制,软连接线采用复合结构,内部为细铜线编制,外层包覆绝缘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永磁机构真空开关,将传统永磁机构真空开关的结构重新设计,去掉波纹管,将永磁机构、动静触头、驱动杆、灭弧系统等全部放置在陶瓷外壳包围的真空环境中(所有运动部件集成在陶瓷真空外壳内部),两端的接线端子与陶瓷真空外壳采用固定连接(不存在相对运动),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与静触头相接,另一接线端子与动触头端的导电杆通过软连接实现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0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胖大海健脾含片及制备工艺
- 下一篇:焊接钢管的制造方法及焊接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