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便捷式楼道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0533.6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袁惠新;朱晓清;王烨;汪源;朱朝文;韩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便捷 楼道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道电梯,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和楼道改造的新型便捷式楼道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使用的垂直箱体式电梯和自动扶手式电梯都需要在楼体土建施工过程中设计和建造。对于没有电梯的旧式居民楼等建筑物进行改造,新增设电梯施工困难,工程量大,导致了多数旧式居民楼放弃电梯改造计划,进一步,给很多长期居住的老年人的日常上下楼梯带来不便,同时也给旧式居民楼中住户重物的搬运带来较大的困难。
因此,工程施工领域中亟需一种可以用于旧式居民楼等建筑物改造的,同时安装便捷、使用成本低的楼道电梯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旧式建筑物楼梯改造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捷式楼道电梯。具体地讲,是利用链轮传动的相关原理,提供一种新型便捷式楼道电梯机构,可广泛用于各类旧式建筑物的楼梯改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便捷式楼道电梯,所述楼道电梯,包括动力装置、导向装置和轿厢,动力装置由动力链轮和驱动电机组成,导向装置由纵向导向轮、导向链、支撑体、横向导向轮、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组成。动力装置中驱动电机末端与动力链轮转动中心固定连接,导向装置中导向链固定在扶梯底部,动力链轮和导向链配合链接,支撑体一端通过转动副二与动力链轮旋转中心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一与轿厢连接,支撑体两侧分别均布两个横向导向轮和两个纵向导向轮,支撑体上部两个横向导向轮和两个纵向导向轮嵌在上导向槽内部,支撑体下部两个横向导向轮和两个纵向导向轮嵌在下导向槽内部,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固定在楼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便捷式楼道电梯,该电梯具有以下特点:
(1)新型楼道电梯采用动力链轮和导向链传动,能有效实现动力传输,使动力链轮沿导向链运动;
(2)本发明的新型楼道电梯的支撑体上分别安装横向导向轮和纵向导向轮,保证支撑体在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中运动的稳定性;
(3)支撑体通过转动副一与轿厢上部连接,使得在支撑体上行过程中,轿厢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保持轿厢地面水平;
(4)本电梯安装便捷,提升效果明显,占地面积小,易于应用在对旧式建筑物的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便捷式楼道电梯的三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便捷式楼道电梯的三维安装示意图;
图中:1、转动副一;2、纵向导向轮;3、转动副二;4、动力链轮;5、导向链;6、驱动电机;7、支撑体;8、横向导向轮;9、轿厢;10、扶梯;11、下导向槽;12、上导向槽;13、楼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新型便捷式楼道电梯,包括动力装置、导向装置和轿厢9,动力装置由动力链轮4和驱动电机6组成,导向装置由纵向导向轮2、导向链5、支撑体7、横向导向轮8、上导向槽11和下导向槽12组成。动力装置中驱动电机6末端与动力链轮4转动中心固定连接,导向装置中导向链5固定在扶梯10底部,动力链轮4和导向链5配合链接,支撑体7一端通过转动副二3与动力链轮4旋转中心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一1与轿厢9连接,支撑体7两侧分别均布两个横向导向轮8和两个纵向导向轮2,支撑体7上部两个横向导向轮8和两个纵向导向轮2嵌在上导向槽11内部,支撑体7下部两个横向导向轮8和两个纵向导向轮2嵌在下导向槽12内部,上导向槽11和下导向槽12固定在楼道13上。
电梯工作时,驱动电机6带动动力链轮4转动,动力链轮4在导向链5上定向滚动,动力链轮4通过转动副二3带动支撑体7同步移动,支撑体7上四个纵向导向轮2受到上导向槽11和下导向槽12的纵向约束,支撑体7上四个横向导向轮8受到上导向槽11和下导向槽12的横向约束,支撑体7在上导向槽11和下导向槽12之间定向移动,支撑体7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一1带动轿厢9定向运动,轿厢9在转动副一1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底面自动调平。该楼道电梯安装便捷,自动提升效果明显,整个楼梯系统占地面积小,检修方便,对旧式建筑物的电梯增设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0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驱动升降机构
- 下一篇:环保节能电梯控制装置及其方法